圖為九十三歲的老阿嬤張林清閣,現場製作一隻隻栩栩如生的「雞母狗」,令在場民眾嘖嘖稱奇。
「捏雞母狗」是澎湖冬至特有的年節文化,早期先民生活困苦勤儉,冬至祭祖時不忍宰殺牲畜,因此以糯米粹糰捏製牛、羊、豬、魚、雞、鴨等討喜的牲畜造型,代替牲禮供品,祈求祖先庇佑平安,六畜興旺,五榖豐收。圖/中央社
澎湖文化局生活博物館昨天發表冬至《雞母狗》繪本新書發表會,圖為九十三歲的老阿嬤張林清閣,現場製作一隻隻栩栩如生的「雞母狗」,令在場民眾嘖嘖稱奇。
「捏雞母狗」是澎湖冬至特有的年節文化,早期先民生活困苦勤儉,冬至祭祖時不忍宰殺牲畜,因此以糯米粹糰捏製牛、羊、豬、魚、雞、鴨等討喜的牲畜造型,代替牲禮供品,祈求祖先庇佑平安,六畜興旺,五榖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