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冬天,在都市或是平地郊區,都很難看得到雪;想看雪,往往要到山區。寶島四季如春,儘管冬天,也很少有極為寒冷的時候,於是對於難能一見的雪,總讓人多了一些浪漫的憧憬與想像。
圖/泱汀
文/章定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台灣的冬天,在都市或是平地郊區,都很難看得到雪;想看雪,往往要到山區。寶島四季如春,儘管冬天,也很少有極為寒冷的時候,於是對於難能一見的雪,總讓人多了一些浪漫的憧憬與想像。
章定老師至今都不曾親眼看過雪的模樣,所以「看雪」成為我的願望之一;慶幸的是,古代的詩歌作品有許多關於「雪」的佳篇詩句,讓我能夠暫時紓解看雪的渴望。
今天要介紹的作品,是盛唐時代,與王維交情甚深的詩人祖詠的詩作。這一首詩,被清代大文學家王士禎評為詠雪的傑出佳作,足以與陶潛、王維詠雪詩並列,可見其不凡之處。現在,就讓我們來細細品讀吧!
首句「終南陰嶺秀」點出望雪所在之處,從長安城遙望終南山,所見之處是終南山的北面,古代以山的南面為陽面(照射得到陽光的那一面),山的北面為陰面(背向陽光的那一面),所以詩句用「陰嶺」,也是點出作者望見餘雪之處,為終南山北面的山嶺。一個「秀」字寫出遙望終南山陰嶺的第一印象,是美好的、秀麗的。
那麼是什麼景象讓詩人有此感受呢?下一句詩人給了我們解答─「積雪浮雲端」。終南山陰嶺呈現積雪浮雲端的秀麗景色,讓我們能夠想像一幅白雪覆蓋山嶺,與雲霧相互映襯的美麗畫面。而「浮」字呈現流動的雲霧穿梭山嶺的情景,彷彿積雪就像是是沉浮雲霧之上,讓詩句展現一種動態的美感。
「林表明霽色」寫終南山嶺雪後天晴的樣貌。一個「霽」字點出雪後天晴,終南山嶺的林梢在雪後天晴時,因天光照射而明亮萬分,白雪的浮光交相輝映,景色更是明豔動人。
終南山雪後初晴的秀麗景色,在日暮時分卻更增添天寒的氣氛。尤其在長安城遙望時,因為遠方山嶺寒光浮動,反倒讓日暮時的城鎮,更添加幾分寒色。作者於是以「城中增暮寒」作結,在山雪地寒的氛圍刻畫上,更加畫龍點睛。
小朋友們讀完這首詩,有沒有對雪充滿更多的喜好與憧憬呢?若有機會,寒假的時候可以和家人去山區看雪景,在白雪紛紛的銀色天地中,相信你能更體會詩人詠雪時的心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