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 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從台灣採訪回到香港,約我在中環的蘭桂坊見面,大家都喜歡喝台灣啤酒,談台灣最新的發展。
這位資深媒體人一口氣喝了一大口台啤,長嘆一聲說,台灣陷入了一種內部撕裂、但又自欺欺人的痛苦。小英的行政能力之低,超乎大家的想像。綠營內部對她也很多不滿,害怕她會拖垮地方上的選票,也使得下一屆總統選舉充滿了懸念。
我說,小英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而影響她的施政品質嗎?
小周說,小英的政策,其實很多與意識形態無關。譬如她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勞方不滿意、資方不滿意、消費者也不滿意,變成了一個沒有受益者,而所有人都是受害者的局面。而從宏觀的經濟發展來看,也肯定不利。這反映她的決策過程非常粗糙,都是由一些「文青」式的文膽推動,以華麗的言辭來包裝,而沒有看到實際的效應,最後就在一種掩耳盜鈴的狀態下,不知走向何方。
我說,是否小英的決策層,有一種自信,認為台灣新一代都會跟著他們跑?
小周說,的確如此。小英等高層的思路,就是認為台灣新一代都是「天然獨」,他們在「去中國化」的課綱下的教育長大,都對中國大陸的一切都不了解,而只是有負面的想法,因而肯定都是獨派的強力支持者。但問題是這樣的假設,最近愈來愈受到挑戰。
我說,新一代不見得都是天然獨?
小周說,最近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於習近平的好感度,高達五十一點多,而蔡英文的支持度卻下跌,有近四成的人不贊同蔡英文的領導方式,較十月下滑百分之五點一。
我說,這對小英來說是滿尷尬的?
小周說,這肯定是。北京領袖的好感度比自己領袖的好感度還高,這就代表台灣民意的轉向。
我說,這代表是什麼方向?
小周說,其實台灣的年輕人都很聰明,他們看到台灣本地死氣沉沉,而大陸的同齡人則是創意沖天,企圖心極強,而神州大地這幾年在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共享單車,都成為世界第一,更不要說最近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和大數據、生物科技等,中國大陸都走在世界前沿,而台灣早已落後,因而有志向的台灣年輕人,都會往大陸跑,要搭上科技創新的便車。
我說,民調也反映了這方面的發展?
小周說,《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民調顯示:台灣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民眾願意赴中國大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讀書。這都是八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也顯示北京這些年爭取台灣青年的政策,具有磁吸效應。
我說,小英這樣下去是否會在下屆選舉落敗?
小周說,二○二○的選舉還早,但肯定對明年的縣市長選舉會有影響。預料綠營將會選得辛苦,要面對很多過去難以想像的勁敵。
我說,柯P是否就在台北市擁有強大的實力。
小周說,最近柯P獲得政治光譜中的兩極的支持,無論是台獨的李登輝,或是新黨的郁慕明,都支持柯P。這對他的聲勢,都有很大的助力。
我說,這也顯示台灣政治的版圖,從藍綠對決走往白色力量?
小周說,其實藍營新一代的蔣萬安,最近也氣勢如虹,他擺脫了過去的政治包袱,沒有意識形態的局限性,反而可以瀟灑應對,贏得不少新一代選民的支持。
我說,蔣萬安是蔣介石的曾孫的事實,沒有帶來負面的影響?
小周說,這他只有加分作用,沒有負面的效應。過去綠營攻擊蔣介石的一切文宣,對蔣萬安沒有任何不利,反而刺激年輕一代對他的好奇,加上他年輕與帥氣的外型,使得他的政治前途如日中天。
小周最後把那瓶台灣啤酒喝光,呼了一口氣說:台灣要解決當前的自欺欺人與經濟停滯的窘境,只有靠新一代的覺醒 ,不斷將台灣的現狀與國際及中國大陸比較,就會發現台灣民粹的可怕,不能再掩耳盜鈴下去,而是要靠新一代走出新的路徑,衝破執政黨操控一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