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增進高中考生對大學招生方式的資訊掌握,並增加高中生對大學校系的了解,多所台北市立高中都實施過「前進卓越大學」計畫。
在資訊時代,幾乎所有有「標準答案」的校系相關資料,都可以用網路資源獲得答案;再者,並不是同一班上的每位學生的興趣志向,都在同一所參訪的大學中可以獲得滿足。
因此,高中端如果願意為學生的學習成效作出更有意義的準備,應該在參訪計畫中貫穿「通識」的精神,在行前精心設計出活動和課程,啟發學生對「如何成為一個卓越的大學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步,要引發學生自己先去思考:何謂「卓越」?答案因人因事而不同,然後大學端再針對學生升上大學後如何與世界和社會接軌,提供案例與經驗分享。
之後再讓學生回頭反思:自己原先定義的「卓越」有哪些面向需要補足或修改?
經過獨立思索的努力後,再來讓學生了解:當今世界頂尖大學的學生,他們在擇校之前,是如何下工夫認識環境與了解自己?作出選擇後,又是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和平台,來進行學習與磨練?
這就是「前進卓越大學」的基石,在這種具備通識精神的基石上,延伸建造出的是實用在人生與社會上的原理、通則與方法。
掌握了這樣的思考能力,則雖然不是每位學生都能進入所謂「卓越」的「名校」,但是在這樣學習知己知彼、深化價值釐清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是激勵和人格養成,才是更重要的。
如此細心規畫出的「前進卓越大學」計畫,相信將能讓學生在實地參訪的時間內,對自己前途的影響發揮更深遠的意義。
萬歸汭(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