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居大不易,買房不容易,租屋也不容易,但政府的租賃制度卻不夠完善,無法真正幫到弱勢族群。
我若要在現居住的士林區租屋,房租至少要兩萬以上。這等於是上班族薪資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負擔沉重,難怪許多租屋者只能居住在品質不佳的違建。
政府的租屋市場管理不夠完善,朋友申請租金補貼未果,原因是朋友的公公生前留下一間房子,雖登記在她老公名下,但言明由兩個兒子平分。
本來,朋友一家和小叔一起住在這間公寓裡,後來小孩長大,加上小叔結婚,房子實在太擁擠,朋友一家因此搬出來租屋,一租就是十幾年。
朋友曾詢問相關人員,可不可以看在的確有租屋事實,家戶所得又偏低的情況下,通過租金補助申請?得到的回答卻是:「妳先生名下有房子,雖是妳小叔在住,但那是妳們的家務事。」
因為沒有補助,租金又太貴,朋友一直都不敢換品質好一點的房子。只能租老舊公寓,朋友因有安全疑慮,曾要求房東換電線管線,但換電線管線要一、兩萬元,房東猶豫再三,能拖就拖,到現在也還沒換,朋友也只能祈禱老天保佑一切平安。
不知政府何時能進行出租住宅居住安全的檢查?讓租屋者住得安心有保障。
其實,租屋者大多是弱勢族群,在台北辛苦一輩子,就算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如果政府的租屋政策能更完善,更人性,例如增加租金資源,放寬租金補貼申請,比如以收入及人口數來計算補助費,以改善弱勢租屋者居住品質,減輕經濟負擔。
李月治(台北市/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