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瞬》向死而生的心境

程應峰 |2007.05.24
441觀看次
字級

 巴烏斯托夫斯基所著《金薔薇》有這樣一則故事:漁村裡,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幾乎全都死在海上。一名遊客好奇地問:「大海太危險了,你們為什麼不換一種生活方式呢?」漁村裡的小夥子反問道:「是人,都會死去,在床上死去跟在海上死去有什麼區別嗎?」

讀著這則故事,驀然間就想起了自己最喜愛的現代詩人徐志摩,因乘坐的飛機遭遇突如其來的大霧而迷失了航向,撞到了泰山北麓的白馬山上,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一團衝天大火,挾裹著濃煙墜落山下?酘?酘就這樣,在烈焰中,現代詩壇的夜鶯徐志摩,在三十五歲的年華,吻火而亡,悄然地走遠了。

 徐志摩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生命,自始至終流淌著類似《再別康橋》那樣令人往返流連的意境。在他詩意盎然的情感世界裡,生命如同一注清泉,處處有飛沫,處處有閃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處處有鮮花,處處有芳草。當然,在困苦的現實面前,他純粹的詩心也有被干擾的時候。儘管現實的黑暗一點點地吞噬著他理想的、新月般的清輝,讓他歌聲低迴,目光黯然。他在痛苦中,為了美麗的人生追求,竭盡心力將心湖的沙子一點一滴地淘去,然後荊棘鳥一般,不斷地為理想鳴唱,直到滿嘴濺血,咽聲而逝。

 徐志摩短暫的情感旅途中,有不愛而勉強愛的,有愛而不能愛的,有且愛且不愛的。因無力擺脫現實的桎梏,他說過這樣的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句話,說明他其實也是深諳人世苦楚的。作為一個具有浪漫情懷的詩人,雖然屬於他的愛永遠可望不可及,永遠存在於追求的狀態中,永遠聖潔高貴卻又虛無漂渺,雖然他的人生夢想一次一次地碎裂,一次一次地被人世之間潛在的漩渦卷走。但他的真實,自始至終讓他以純粹的生命吻著人生之火。他的詩正是這樣一種預示,一種無法言說的宿命:「脫離了這世界,飄渺的/不知到了哪兒,彷彿有/一朵蓮花似的雲擁著我/擁著我到極遠的地方去。」    

「是人,沒有不想飛的。這皮囊若是太重挪不動,就擲了它。可能的話,飛出這圈子!飛出這圈子!」這正是徐志摩生而為人所具有的心境?酖?酖一種向死而生的心境。向死而生的徐志摩,在被火焰包裹著沉入漆暗的彼岸世界時,靈魂卻結晶成絢麗的,在人生天空裡永不墜落的燧石。正因為這樣,他的生命,他的詩行,才被一撥一撥的後來人忘情地追憶和尊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