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隆倫敦報導】倫敦佛光山青年學者讀書會二名學生劉鑫瑩和陳韋憫,受邀參加一年一度的3FF英國青年領袖高峰論壇後,將所見所聞及交流學習經過,二十五日與讀書會成員分享。
劉鑫瑩表示,與二十多種不同宗教的代表聚在一起,探索信仰,印象最深刻的是「Speed Faithing」小組活動。這是面對面以三到五分鐘交流彼此的信仰,在短短的一個小時裡,和七、八位不同宗教的代表展開Speed Faithing,收穫很多。
許多宗教代表對佛教很感興趣,一般都認為佛教代表了「和平、冥想、誦讀和僧侶」。一位日本神道教代表說,「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學,蘊含豐富的智慧和哲理,從某種意義上說,和神道教或其他宗教有相通的地方。」
劉鑫瑩和不同的代表交流時,他分享自己經驗,他在北京讀書時,開始思考為什麼信仰佛教,佛教真的是自己的信仰嗎?直至參加佛光山的禪學營後,他深刻體會佛教是宗教和哲學相融合的學科,也讓他反思身口意。因此他強調佛教是「和平的宗教,沒有強制性;是啟蒙的引導,幫助自我探索,星雲大師和佛光山成為他信仰成長的老師。
陳韋憫分享,參加3FF的活動,令人大開眼界,見到非常多不同信仰的人,也更了解其他信仰的觀念與思想。大家共同的結論是,各宗教都希望人們向善,相互尊重與愛戴。活動中,大家彼此討論了在校園,可以透過不同的宗教社團,了解宗教背景與習俗,更深度探討心靈支柱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