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羅東訊】就讀宜蘭縣羅東高商進修學校二年級的吳益銘,是個人見人誇的孝子,國中畢業後,失學幫忙家計;七年前,他撮合失散多年的父母「再婚」,之後父母往生,他雖篤信佛教,卻記得母親生前的交待,全天候照顧天主教靈醫會呂道南神父,陪他做禱告、望彌撒,經學校推薦,獲得教育部奮發向上優秀學生獎。
今年三十五歲的吳益銘,是天主教靈醫會、也是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呂道南神父的特別看護,他白天照顧呂神父,晚上請弟弟代班,趕到羅東高商進修學校上課,下課再趕回醫院陪神父,認真向學。
七十五歲的呂道南神父,四十八年前隻身來台奉獻,曾獲醫療奉獻獎,近年因病,無法言語及正常行動。
吳益銘將呂神父當做自己的父親般照顧,兩人心靈相通,呂神父只要發個音或做個動作,吳益銘就知道他的心意。
「母親生前經常囑咐我,呂神父為宜蘭奉獻那麼多,一定要好好照顧他」,談到善良的母親,吳益銘忍不住紅了眼眶。他說,母親一生辛苦,他六歲時,因故和父親離婚失散,母親帶著他來到宜蘭改嫁,但繼父酗酒,不顧家計,以致他國中畢業就放棄升學,當學徒幫忙家計。
吳益銘說,母親多病,繼父都不管,直到繼父過世,他透過慈濟的師姐協助,輾轉到戶政事務所查詢,在七年多前找到失散二十二年的父親,並將父母親撮合「再婚」,由證嚴法師證婚,一家大團圓,沒想到父母卻因病雙雙去世。
因為母親生前的交待,吳益銘照顧呂神父特別費心,篤信佛教的他,也跟著呂神父每天望彌撒禱告,「我向師父報告過,師父鼓勵我要好好照顧神父,因為這是大愛,宗教沒有教別」,吳益銘說。
呂神父得的是「非典型巴金森症」,走路跌跌撞撞,言語表達受影響,每當提到吳益銘對他的好,呂神父就哭出聲來,表達對吳益銘的感謝。
「母親因心肌梗塞在睡夢中往生時,我還在醫院照顧神父」,這是吳益銘心中永遠的痛,但母親生前的囑咐,他一刻不能忘,他常開車載神父到處走走,這一陣子,神父的病情已有進步,讓他安心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