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今年十月全台香蕉價格崩盤,跌到近年最低價,連過去被農民稱為「金蕉」,年初曾經每公斤衝破百元的上等蕉,都跌破十元價位,直到本周價格才回穩上揚。然而當消費者從媒體、網路不斷聽到、看到「蕉價崩盤」,每公斤成交價甚至「只剩三元」,但市場買賣香蕉每台斤仍要十多元,讓許多消費者不禁疑問「我買貴了嗎?」還是被盤商剝削控制價格?
蕉價跌破10元
蕉農心淌血
一棵香蕉種植成本多少錢?
在嘉義縣自有土地種植香蕉多年的農民小陳說明,香蕉從植苗到長大可收成,依種植海拔、氣候溫濕度,所需時間也不相同。
種植時間影響成本,每棵蕉苗約十六元,每年約耗費四十元肥料,防止颱風至少要插一根竹竿約六十元。香蕉成熟前須套袋保護,一只套袋八元,若再加上綁繩、除蟲、灑水等農業機具攤提,一棵香蕉樹平均成本近二百元,若租地、山區種植成本更高。
每棵蕉樹約可生產十到十二公斤香蕉,因此香蕉交易每公斤至少要十六到二十元才回本,蕉價跌破十元蕉農心就會淌血。
大中小盤商
手續費層層相加
蕉農為避免香蕉太熟、不易運送保存,都是收割未熟綠皮蕉,再分層墊棉被保護放進小貨車,載到大盤商集貨場。大盤商依照北、中拍賣市場均價開出收購價格,進行分級收購、包裝,依上、中、下三等級各等級每公斤加收四元手續費賣給中盤商,中盤商將香蕉載到恆溫冷藏庫催熟,約五天才能到八分熟,過程中最貴成本就是電費。運輸、人力成本也不低,一般中盤商也以每公斤也加收四元賣給水果商、市場小盤!
陳姓中盤商直言,氣候炎熱影響香蕉售價,攤販需自行吸收成本,小盤商每公斤可能要加收六元成本,因此每公斤香蕉從大盤轉到小盤已增加十四元手續費,亦即原本拍賣每公斤二十二元的上級蕉,到市場可能賣到三十六元,每台斤約二十二元。
運輸冷藏耗損
變以根計價
他說,無論上中下等級香蕉,交易過程必然有上述每公斤十四元手續費,就算日前下等蕉每公斤剩三元(中等六元、上等九元),盤商、行口(中盤商)願意降手續費,還是需要包裝、搬運、冷藏電費,賣到市場每台斤仍近十元。
他表示,消費者若直接到產地跟蕉農買綠皮蕉,回家自行催熟,當然可用當日大盤拍賣價買到香蕉。進拍賣市場除了必須是品相好的上等蕉,還有更多運輸、耗損成本,加上香蕉吹冷氣,以根計價就不難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