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宏(宜蘭縣/社區大學社團講師)
近日台鐵發生電車線斷裂,造成三百人受困兩小時的狀況。台鐵因電力受損等因素造成停駛並非單一事件,卻遲遲沒有處理善後的SOP,總是讓受困旅客跳腳。
其實,台鐵可以建置手機App讓搭乘旅客登入,在發生事故時,透過手機宣達注意事項,例如事故原因、接駁車何時抵達、何處搭乘、預定恢復時間、替代路線等訊息。訊息傳遞迅速明確,旅客恐慌及困擾自然減少。
此外,台鐵應與地方客運業者建立合作平台,當事故發生時盡速調派客運接駁。以這次事故為例,三百人的運量約十部巴士,透過地方客運的支援就足以應付。說到底,就是台鐵的「服務導向」及「軟體思惟」須再加強。
再分享個人近期搭乘台鐵的經驗。連假期間帶著兩歲的兒子從宜蘭搭乘台鐵至花蓮遊玩,回程時兒子要換尿布,整輛火車遍尋不著尿布台,服務人員回答「莒光號沒有尿布台,在座位上換就好」。因為當時路程已到一半,想說再等個四十分鐘,回家再換吧。
一回到家,打開尿布,臭不可聞,還好當時沒在座位上換尿布。而且,在火車上,坐在後座的韓國旅客逗弄咱家兒子玩得不亦樂乎,韓國客在蘇澳站下車,站在月台上隔窗對兒子送上飛吻。試想,如果當時換尿布,弄得國民外交失敗的臭名,真是得不償失。
台鐵的服務規畫,還未做到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打著「親子友善」、「無障礙」的旗號,卻貼心、細緻不足,才會發生列車上無尿布台,無障礙車票換票卻要親自到場的窘況。同樣的百年老店,台鐵何時才能追上日本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