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走出國門 驚覺台灣面臨困境

文╱蘭萱(廣播電視主持人) |2017.10.27
1555觀看次
字級

文╱蘭萱(廣播電視主持人)

在台灣,聽過金投賞商業創意節的人,在行銷廣告媒體業界之外,或許少之又少。但這場比中共十九大早一些登場落幕的上海盛會,在產業界不只寫下許多規模、金額讓人咋舌的紀錄,與會台灣業者更形容宛如經歷一場高速運轉、腦力轟炸的震撼洗禮。

二度與會的台北市數位發展協會祕書長盧諭緯,特別記得八千萬人民幣、三點六億台幣這個數字。這是活動高潮由廣告主競標一檔媒體廣告的最後得標價,比起去年美國超級盃美式足球賽,瘋狂的一檔廣告費三十秒,要價五百萬美元(約一點五億台幣),還足足多了一倍。

花了幾千元人民幣買門票,首度與會的新媒體副總官振萱,則對四天活動五十場論壇,場場比她參加過亞洲其他國家類似活動的知識含金量,都來得高,印象極為深刻。趨勢新風口AI的發展,複雜細膩的場景行銷如何操作,都是場上大陸業者侃侃而談的火紅話題,「在這裡,臉書谷歌好像變小了,看起來很謙虛。」官振萱笑著這麼說。

其實,什麼節什麼獎倒不是真正重點,因為這不過是從深圳硬體為主的科技新創產業育成現場,到全球廠商雲集浙江義烏的世界電商大會,再到十足軟實力的創意內容領域,台灣企業又一次感受到被拋在後頭的複雜苦澀滋味。

真正的關鍵在於,若非自己踏出國門親身參與,或主動且敏銳的掌握訊息脈動,在台灣,要想透過政府官員、民代和多數陷溺瑣碎花俏題材的新舊媒體,試圖理解外面的真實世界如何快速運轉和大步前進,通常得到的答案和印象,尤其事涉對岸,多的是過與不及的失真描述或論斷。

像是中國大陸在數位科技的超速發展,二○○五年聯合國、世界銀行和摩根史坦利等權威機構,早已聯合發布《震驚世界的中國數位》報告。但台灣若干政、媒依舊常見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說法,彷彿只要輕描淡寫大陸的進步,台灣就能減少威脅或自動壯大。

日前新加坡電商蝦皮大舉來台,引發商戰風波,則是另外一例,台灣電商龍頭不思自身的保守輕忽,卻以擴大渲染對手「紅色」印記的政治招數,企圖召喚意識形態,誘使政府介入調查,進而阻擋商業競爭,坦白說,未必真會在商場落敗的pchome,至此也已盡失業界大哥的領頭風範。

連企業也拿敏感的意識形態做為武器,混淆掩飾不進則退的現實,不用說政治人物更擅於利用這款廉價工具,來迴避更深刻且重大的思考與責任。

蔡英文主政迄今的維持現狀說,儘管夾藏憲法一中概念、未踩對岸紅線,暫保台灣安全於某種恐怖平衡中,但台灣不只要安全,還迫切需要發展。

一年多來,民進黨政府標榜的台灣國際空間,呈現不進反退的軟封鎖局面,過去讓帶來利益的陸客來台、農漁產品登陸,也被報復式的遞減中斷。南向政策更在區域架構中,遭一帶一路的大陸政經力量圍堵箝制;整體來看台灣的發展,尤其經濟和人才發展,正面臨一步步被窒息,進而淘空的危機。

然而,當放眼亞洲,所處局勢不如台灣嚴峻的國家,如星、菲、越、印,乃至日、韓領袖,都積極在十九大落幕後、川習會登場前的近日內,採取外交、政治、軍事多軌行動,試圖在強權間平衡獲利,反觀蔡英文總統最是一派輕鬆、以不變應萬變模樣,完全未見應有的深刻內部溝通和外部努力嘗試,顯示意識型態的制約,不僅綁架政府對棘手難題的思考想像,更嚴重弱化國家整體因應問題的能力和企圖。

此刻的台灣,一開門便見龐然大山。關上門,或許勉強過一陣子自欺欺人的舒適小日子,但再開門,只怕已被世界遠遠拋到千山萬水之外。大山是威脅是資源? 開門見山,可以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