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眾在台北市府網路平台提案,希望不要再送生肖提燈,引發熱烈討論。因為每年生肖不同,只使用一次就丟棄,造成資源浪費。
每年元宵節,各地方政府都會發放十二生肖造型提燈,去年全台免費小提燈數字,粗估高達百萬盞,然而燈籠內LED小燈泡和廢電池的回收情況卻不佳,不僅垃圾量增加,也有公害汙染問題。
筆者認為應該取消一次性生肖提燈,改具有收藏價值文創燈籠,彰顯在地特色或吉祥物,創意設計,可提升地方特色,平時也能亮相再添光采。
記得今年元宵節,學校老師發揮創意,利用過年壓歲錢紅包袋指導學生製作花燈,孩子提著手作燈籠的快樂和珍惜,在幼小心靈留下極深刻印象,也潛在學習到環保永續概念。
各地方政府應帶頭做「少垃圾低汙染」表率,結合環境教育宣導,辦理回收物再利用的燈籠製作活動,並提醒燈泡回收熱點和回饋機制,讓元宵節過得更環保有意義。
共享時代來臨,也可規畫有借有還提燈路線,讓人民既能享受元宵踩街樂趣,燈籠可回收再運用,讓資源不浪費、垃圾能減量、廢電池回籠,值得推行。
郎英(台中市/文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