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服務隊至柬埔寨辦理村落英文種子教師培訓,希望能夠達到「教育脫貧」的目標。
中原大學柬埔寨服務隊引進「奇姆娃」手織商品進行義賣。圖╱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海外服務是近年來台灣學生拓展國際視野、發掘自我的一種盛行與良好的學習管道。今年暑假,中原大學有六組學生團隊分別前往柬埔寨、緬甸、薩爾瓦多、泰國、日本及菲律賓進行服務,回國透過義賣與成果發表,也將各自所見所聞分享其他師生。其中柬埔寨服務團隊帶回「奇姆娃」手織品,藉由義賣方式,讓大家認識這個由台灣人發起、在泰緬邊境生根的社會企業。
奇姆娃(Chimmuwa)是泰緬邊境山區少數民族克倫族,以傳統編織未婚女性穿著的白色連身裙。來自瑞芳金瓜石的林良恕,二○○四年在當地創辦了「Chimmuwa手織品工作坊」,指導以傳統有機方式栽種棉花,透過植物天然染及手工織造方式,提供當地婦女工作以及學習技能和知識的機會,培養自立能力,而盈餘則回饋邊境地區緬甸移工孩童的教育,以協助教師培訓、校舍修建以及小額的緊急費用等,來改善偏遠地區教育品質。
中原大學柬埔寨服務團隊就是在當地服務過程中認識到「Chimmuwa手織品工作坊」,理解其背後的故事與用意,因而發起義賣的活動,除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服務的意義,也要將所得全數回捐服務機構,協助服務計畫延續。
與當地合作
培育英文種子教師
柬埔寨服務團隊由心理、特教、企管、國貿、電子與應外系學生所組成,至今已十二次前往服務,而今年則與當地發展組織「KAKO」合作,辦理村落英文種子教師培訓。服務隊隊長邱涵毓表示,雖然當地教育環境、資源並不完善,但老師都很有心,也非常熱衷學習服務團隊所研發的教案,希望給予偏鄉孩子不亞於都市的學習資源。服務隊除了協助教學,也規畫了許多營隊活動,希望從遊戲中更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特教系徐羽姿則表示,這次在服務活動中認識了「奇姆娃」這個公益品牌,也了解到其為兒童籌募教育資金的目的,這與中原服務團隊意欲協助「讓在地人能夠幫助在地人」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決定引進工作坊的商品來義賣,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其背後的故事與意義,甚至因而號召更多人響應,讓柬埔寨的孩子擁有更多受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