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羅邵華(右)與李宛蒨(左)把握年輕歲月重機遊北美。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家住苗栗的攝影部落客羅邵華與女友李宛蒨,因重型機車結緣。去年羅邵華到歐洲領獎時第一次接觸騎車旅行,從匈牙利騎到希臘,有了那次經驗後,今年決定挑戰北美,八月十九日與女友從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出發,南下至灣區、優勝美地、紀念碑谷到洛杉磯。從極地到沙漠,完成六十天一萬八千公里艱辛旅程。
他們這次壯遊故事得從新台幣六十二元開始說起。
六月間李宛蒨甫畢業,兩人雖決定騎重機壯遊泛美,但當時羅邵華的銀行戶頭僅有六十二元,不過他們並未因此打了退堂鼓,兩人勤跑廠商遞交企畫案、找贊助並號召小額募款,結果籌措到六十二萬元經費。經費有了著落,但親情的牽絆仍在,李宛蒨的父母愛女心切,捨不得女兒冒險。羅邵華說,李媽媽表明反對遠行,但攔不住女兒,只好嚴正告訴他,「你得平安帶她回來」。
兩人揮別台灣,帶了五部相機、空拍機,搭機抵達阿拉斯加後,就地購得重型機車,勇闖被譽為世界最危險公路之一的美國阿拉斯加道頓公路(Dalton Highway),並一路往南沿著泛美公路,花了近六十天騎到洛杉磯,總路程約一萬八千公里。
羅邵華形容,當時站在北冰洋區域,放眼望去盡是杳無邊際的苔原,油然而生遺世獨立的蒼茫,隨後再轉南駛,抵達內華達州漫漫黃沙的死亡谷。
從高緯度攝氏零下的北極圈,南下超過攝氏四十度的死亡谷,由於兩人身邊只有一罐六百毫升礦泉水造成脫水不適,好不容易撐過艷陽的炙熱抵達賭城時約晚間十時,只見警車載著荷槍實彈的員警往來奔馳,氣氛緊張。原來他們下榻旅館與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現場的度假村距離僅四哩,羅邵華回憶,若進城時間提前三十分鐘,他們騎的重機說不定也會被流彈波及而打成蜂窩。
諸多奇遇 豐富生命
這些際遇雖豐富了青春不留白的泛美壯遊,但印象最深刻則是途徑阿拉斯加公路的諸多奇遇。
在公路旅途中,他們結識從舊金山出發,每天向北騎兩百公里,三個月後抵達北極圈的義大利青年。還有把義大利麵條泡在熱水中果腹,尋找搭便車機會前往阿根廷的克難法國青年。
另外也巧遇一名因紐特人(Inuit),他的姐姐在加拿大育空地區(Yukon Territory)白馬市遇害,發願每年從溫哥華跑步一千至兩千公里不等的距離到白馬市,為受暴力迫害的女性發聲。
還有高齡近八十歲的老伯在接近北極圈,沒水沒電只有八人的小鎮,經營僅兩棟小木屋的旅館,打算與世隔絕,了此餘生。
羅邵華深深體會,世界很大不怕找不到可以生活的方式與容身之處;又或者世界很小,只要有心,任何地方都可以抵達。
開闊眼界 變得自信
羅邵華表示,這趟旅程讓他眼界更開闊,過去是魯蛇,二專畢業,在大賣場謀職,後來做手機門市,又做了四年建築工地的玻璃工,雖然不停工作卻存不到錢。但如今變得自信,雖然沒錢,但找贊助商籌資進行旅程,至少換到了一段喜歡的生活方式,這是專屬他的珍貴資產。
他期盼不久將來,由海參崴出發,穿越西伯利亞,前往葡萄牙,完成重機縱橫歐亞大陸的另一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