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鄉間,民風淳厚,人情味非常濃郁,親朋好友之間往來,講究的是真心誠意,客人延請入內時,不問來由、無論親疏遠近,照例是要先奉上一杯茶的。
就算是素來不睦,或是世代交惡的「仇人」,只要踏入門檻來的,莫不秉著「來者是客」的原則,倒上一杯茶水以示主人的風度雅量。
有那出門在外的陌生人,或上門問路,甚至在屋簷下躲雨、暫避炙陽的,主人發現了,也會熱情親切的請入屋內喝茶,或分派晚輩倒茶延客。
這種溫馨親切的習俗,在幾十年前的鄉村隨處可見,不但主人已成了習慣,甚至以此作為教育兒孫的禮節重點,客人也習以為常、欣然接受,主客在一進一退間,形成了一種美好的互動與默契;晚輩們若不謹慎而稍有遲疑,還會被責備、喝斥為「不識禮數」呢!
後來,請人喝茶的習俗逐漸延伸到屋外了,有時主人不在家,或不方便出來招待客人,唯恐出門在外的行人口渴難當,索性在門口放上一壺茶、幾個茶杯,請路人解渴,又怕他們客氣不解其意,因此在茶壺上用紅字寫著大大的「奉茶」兩個字,意謂主人請客人自便喝茶,既表主人體貼的心意,又照顧了路過行人,可謂一舉兩得。
有人甚至將它視為例行工作,每日燒茶提到路口或馬路邊,找個蔭涼處、大樹下、石頭上擺上去,讓人隨意取用。茶水是整日供應的,隨時得把茶水補滿,否則讓路人落空喝不到茶,豈不失禮?不但自己「奉茶」了一輩子,還會交代子孫,繼續將這件事情做下去,變成他們家的傳統,即使是現代化的今天,還可以找到「奉茶」行善的有心人家,並且還是祖輩傳下來的「工作」,難得他們仍然真心付出、樂在其中。
近年來運動風氣漸盛,山中的爬山步道,或是涼亭裡也可見到熱心人士提供的茶水,讓爬山運動的人得以休息補充水分,晨起爬山的山友都會趁著喝茶時擦擦汗、聊聊天、彼此問安,也是現代的「奉茶」。
在路邊或山上看到「奉茶」時,可別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心意。不要客氣,請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