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早期診斷對肝癌這種國人常見的癌症非常關鍵,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預後狀況。大陸與美國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材料學》雜誌上發表報告,他們開發出一種有效血液檢驗方法,能更快速有效診斷原發性肝癌。
目前肝癌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和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的檢測等手段,但AFP往往到了腫瘤進展期才會升高,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而且多適用於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
由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大學和中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合作的國際團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法,主要基於對少量血液中的循環腫瘤去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的檢測;循環腫瘤DNA是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血液檢驗的優點,有可能檢測出影像學無法發現或確診的腫瘤病灶;可在治療期間的任何時間進行,以便於醫生隨時監測腫瘤變化;不需做切片檢查等等。更重要的,由於切片檢查只能反映局部的腫瘤特性,而針對循環腫瘤DNA的血液檢驗能完整反映腫瘤狀況。
加州聖地牙哥大學教授張康說:「我們的研究將對肝癌的臨床診斷產生巨大影響,並有望進一步運用於其他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