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墾丁京棧飯店開發案雖以「以地易地」解套,但四年多前爆出「未環評先營運」風波的墾丁悠活度假村,改由屏東縣政府接手環評審查近四年,終於在本月六日通過;看似峰迴路轉,悠活仍有個難解的路寬法令問題,全區合法「最後一里路」看似近,卻遙遠。
悠活度假村二○一三年五月爆出「未環評先營運」爭議後,引發社會譁然,經行政院協調,一般旅館由「最後階段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接手環評;悠活一、二區認定是合法旅館,維持營運,三至六區「集合住宅」被勒令停業,過去平均四億的年營業額掉了大半,營運吃力。
縣府接手環評後,悠活前年向墾管處申請集合住宅使用執照變更一般旅館,依「墾丁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鄉村建築用地容許設置旅館審查要點」規定,「旅館建物要面臨八公尺道路」,墾管處認定,悠活三至六區建物旁的鄉鎮道路雖達八公尺寬,但銜接主要道路的其他路段只有五至六公尺,無法供大型消防車進出,不符規定。
墾丁悠活通過環評後,三至六區使用執照也要變更為一般旅館,才能據以向縣府申請營運,但路寬問題緊緊掐住了悠活;據指出,銜接主要道路的其他路段,最短距離約四百公尺,可由恆春鎮公所辦理道路拓寬用地徵收,或業者自行購地拓寬,但難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