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近日有許多被大陸教育部公告為「雙一流」大學,陸續公布今年預算,其中,北京清華大學預算達二百三十三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千零七十一億元)居冠,其次為北京大學一百九十三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八百八十七億元),及浙江大學以一百五十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六百九十億元)居第三。反觀台灣大學一年經費約一百六十億新台幣,不到北京清華大學的五分之一。
大陸推動雙一流大學建設,既包括學校基本建設、實驗儀器設備建設、資訊化條件建設等硬體建設,也包括辦學理念、現代大學制度和文化等的軟體建設。然而,不論軟硬體建設都離不開「經費」二字。
大陸「雙一流」大學今年預算收支總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其中,清華大學二百三十三點三五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唯一一所超過二百億的學校,其他超過百億的大學有六所,分別北京大學(一百九十三億)、浙江大學(一百五十億)、上海交通大學(一百四十億)、中山大學(一百一十六億)、天津大學(一百一十三億)和復旦大學(一百億)。
不過,雖同屬「雙一流」大學,經費高低差距頗大。從地域來看,預算排名前十位的大學中,有七所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吉林大學(八十七億)、武漢大學(八十七億)、華中科技大學(八十四億)三所,經費較多,而地處西南的雲南大學預算僅十三點九一億元,是已出爐預算金額最少的大學,僅為清華大學的十六分之一不到。
近年來,北京清華在經費和學術排名方面,隱隱有凌駕北京大學之勢。今年八月,直屬大陸教育部的七十五所大學發布去年度決算,有五所大學超百億元。其中,清華大學以二百一十八億元居首,北京大學一百六十一億元次之,上海交通大學為一百四十一億元,浙江大學為一百七十一億元,復旦大學為一百億元。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預算增加幅度不小,根據資料,大陸教育部直屬大學預算最多的前四名,分別是:北京清華大學一百八十二億元、浙江大學一百五十四億元、北京大學一百五十三億元,上海交通大學一百一十八億元。除了浙江大學今年預算略減外,北京清華大學今年度預算比去年預算增加五十一億元,北京大學增加四十億元、上海交通大學增加二十二億元。其中,北京清華大學增加的幅度比台灣大學一年的經費還多。
兩岸大學經費差距年年擴大,今年六月,台大教務長郭鴻基受訪時就感嘆,南韓、大陸、港澳、新加坡等台灣鄰近競爭國家,近年來都大幅擴張高教經費,反觀台大一年經費只有一百六十億元台幣(約三十五億元人民幣,略高於大陸蘭州大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費相當),還不到北京清華大學的五分之一,怎麼和人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