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共鳴】 心視界

圖與文/單嬫 |2017.10.05
1980觀看次
字級
從一個陶破片還原一個世界。圖/單嬫
陶藝家劉鎮洲的作品〈遁入〉。圖/單嬫

文/單嬫

鶯歌陶瓷博物館日前展出今年「台灣陶藝獎」獲獎作品,資深陶藝家劉鎮洲獲頒成就獎,因其提攜後輩不遺餘力,並舉辦多場陶藝展、發表創作論述,獲得評審一致認可。

劉鎮洲的作品圍繞著大自然,常以山水、風雨為主題,造形簡潔,富含禪意。其中,〈遁入〉一作,讓我印象深刻。他以三角造形為主體,中間矩形鏤空為門,門裡是一面鏡子,外部是突出的階梯,他說:「門裡照映門外,成為虛幻空間,門是兩個不同時空的過渡,門裡門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身處兩個不同空間的人們,各有不同的思惟與心境。」

我思考,若人的眼睛就是那鏤空的門,觀者看著作品,在「門前」霎時分處不同時空,卻僅在一鏡之隔、虛實之間,而觀者也倏地成為虛實相生的個體。

古德法語有云:「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一個人行為的好壞,別人不一定知道,只有自己最清楚。觀其中因果,福禍其實「無門」,唯人自招。如此,〈遁入〉「有」門的設計,便導向「無」門的詮釋。

順道參觀陶博館常設展,陳列史前時代的陶器文化。其中,以「從一個陶破片還原一個世界」為題,娓娓道出考古過程,例如:為什麼他們喜歡用這樣的花紋、用的是什麼土?不禁讓我聯想到人類與宇宙的對應,人如碎片,依著地球,漂浮在宇宙間,從碎片的文化,可追溯、還原一個宇宙的形成;小至碎片、大至宇宙,「很小」卻也「很大」。

人的「視」界,虛虛實實、大大小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角度不同,世界也變得不一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