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昭安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麟派藝術創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蒼勁挺拔、渾厚有力,深受觀眾喜愛。然而,當初其表演藝術日趨成熟、完美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嗓子啞了。
對一個以唱為主的鬚生演員來說,「倒腔」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為此,有的人不得不改行,有的人則靠耍花腔來遮醜。許多人都以為周信芳從此會一蹶不振,演唱生涯或就此結束;然而,眾人都想錯了。
周信芳並沒有怨天尤人,既不氣餒,也不取巧,決心闖出一條新路來。他冷靜地分析了自己的嗓音條件,經過反復思考,最後決定在唱腔上講究氣勢,學「黃鐘大呂之音」。
為此,他首先堅持不懈地下苦功練氣,做到發聲氣足洪喨、咬文噴口有力。又特別在體會角色的思想感情方面努力,確切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和氣質。
經過長期的鑽研和探索,周信芳不僅沒有受到「倒腔」的限制,反而形成了蒼勁強烈、韻味純厚的特色,創造了獨樹一幟的麟派藝術!
當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是機會到來的時候。前提是,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大可不必因為現在處於劣勢而煩惱,只要我們努力,一樣可以將劣勢轉化為優勢,讓弱點成為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