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步入中年,有些人的手不自覺顫抖,過去被視為自然退化現象,但有可能罹患「原發性震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率先引進最新儀器,成功改善三名患者的症狀,精細動作如鎖螺絲、擠牙膏、寫字都不成問題。
其中孫姓患者表示, 六年前雙手開始發抖,越抖越嚴重,從事裝潢業的他無法鎖緊螺絲,服用傳統藥物雖減輕症狀,可是雙手還是抖個不停,「頭路幾乎不保」,接受手術之後,慣用手(右手)功能恢復正常,保住工作。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微創外科主任張維傑說,四肢顫抖常見原因有帕金森氏症、甲狀腺亢進等疾病,患者經影像學、抽血檢驗逐一排除,剩下的就是不明原因「原發性震顫」,估計全台二十萬人罹病,其中五至六萬人已影響日常生活。
張維傑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二○一六年下半年核准超音波腦神經治療儀治療原發性震顫,秀傳二○一七年引進,治療特色是不需全身麻醉和開顱,傷口僅約零點六公分,術後立即改善症狀,但美國臨床醫學研究發現,左、右側大腦都治療恐怕誘發肢體功能提早退化,目前只治療慣用手的腦部單側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