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排名滑坡 高教崩潰藏隱憂

黃光國(台北市/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7.09.08
1585觀看次
字級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今年入榜校數與去年相同,但各校排名表現卻不佳,台大去年一百九十名,今年滑落至一百九十八名,已連續五年退步,創十四年來新低。

針對這個問題,台大研發長李芳仁坦言:「將軍沒有帶兵,猶如無箭之弓,如何打仗?而且經費不足,又怎能打好國際盃?」他並表示:「想要跟一流大學競爭,錢與人才必須都要到位,還要有好的研究環境,要讓年輕人看到未來,才能形成正向循環。」

李研發長的說法並沒有錯,但沒有指出問題的癥結。今年十月十五日,「思源學會」將要和「台灣社會學會」在成功大學合辦一個研討會,主題為「學術評鑑與學術倫理:年輕學者的未來」。

我們的訴求是:依照西方國家的學術格準,一篇學術論文的重要性,是以它被引用的次數來計算,然後再由同儕來評定其學術貢獻的正負向。

然而,橘逾淮而為枳,從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啟動以來,國科會和教育部都始終是以刊登SCI、SSCI論文「期刊」的衝擊指數(impact factor)作為指標,而不是「論文」本身的實質影響力。如此「移花接木」的結果,台灣學術界在訓練研究生的時候,便產生出「狐假虎威」、「蒙混過關」的現象。

許多人為了想在學術界謀取一枝之棲,只想在「衝擊指數」高的期刊發表論文,都不願意深入思考論文是否真正解決了重要的學術問題。

教授到處拉關係,爭取資源,買貴重儀器,吸引研究生及年輕學者前來「靠行」,大家一起作「輕、薄、短、小」的論文,自己則是到處掛名,累積論文發表數量,拉幫結派,營造出他「學閥」的氣勢,再去搶奪各種行政職位。

久而久之,我們只訓練出來一批不會思考,只會操作儀器、複製西方研究成果、累積資料的研究生。

在這種風氣籠罩之下,台灣學術界也營造出「拉幫結派,近親繁殖」、「有山頭而無學派」的怪異現象。

愈是排名在前列的學術機構,這個問題愈是嚴重。台大校長、中研院長和前教育部長,都因為研究倫理問題,而不得不鞠躬下台,事到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人敢出來競選台大校長。

這道理很簡單:台大前校長因為論文掛名問題而下台,將來有人想出來選校長,大家一定拿同樣標準檢驗他。

如果一位教授的歷年著作,都是靠「掛名」而「灌水膨脹」,他怎麼敢出來接受檢驗?

今天台灣的大學出現「排名滑坡」的現象,癥結不在於「將軍無兵可帶」,也不在於「經費不足」,而是在於將軍的人品不足以作為軍隊的表率。

在過去二十幾年間,教育部和國科會推出了為期十年的「追求卓越計畫」,接著又推出兩期「五年五百億」的「邁頂計畫」,撒下大筆銀子,卻沒有嚴格評估其研究成果,結果只在幾所「頂尖大學」中製造出各據「山頭」的一批「學閥」。現在又想搞「玉山計畫」,繼續養肥這批「學閥」。

年輕學者看不到未來,當然要到國外或者中國大陸找機會,所以有台大教授警告:「現在不只是老師,連博士生都要走光了。」

如果教育部和科技部的官員們「故作迷糊」,還只想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砸錢」辦法來「糊弄過關」,將來我們必須擔心的,不僅是台灣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滑坡」,而且是台灣的大學教育「全面崩潰」!

黃光國(台北市/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