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空汙危害人體健康,連開刀房也躲不過?身為婦產科醫師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開刀房裡的瞬間空汙,「甚至比交通空汙更恐怖」;葉光芃昨與醫師立委邱泰源、手術全期護理學會理事長傅玲等專家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各醫療院所正視手術煙霧問題,盡速加裝手術煙霧防制裝備。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芃說,剖腹產手術如果用電燒,就會造成開刀房PM2.5紫爆,電燒產生的苯會透過腹膜吸收,有研究顯示,病患術前術後尿中苯會增加四倍,孕婦如果進行剖腹手術,煙霧也會經過胎盤影響胎兒,「新生兒出生吸到的第一口氣,就是髒汙的垃圾空氣」。
葉光芃表示,常見的雷射除毛手術,每一毫升空氣中,可能有高達數十萬顆超細微粒,若無防治設備,手術煙霧的PM2.5、超細懸浮微粒和病毒,就會隨著呼吸進入現場醫療人員與病人體內,造成感染或汙染。葉光芃建議,各醫療院所應加裝手術室除煙器,維護手術房內醫療人員以及患者的身體健康。
目前國內僅彰化基督教醫院已於所有開刀房安裝煙霧防制設備,葉光芃肯定彰基帶頭做出良好示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也北上出席記者會表示支持,將推廣縣內其他醫院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