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幽思】蒸便當

文/梁純綉 |2017.08.29
1683觀看次
字級
圖/梁純綉 屈指算來,讀國中、高中時,我整整帶了六年的便當,進入職場三十年,午餐的方式也是帶便當,身為便當族的我,有將近四十年的資歷,我深感幸福與得意。

文/梁純綉

屈指算來,讀國中、高中時,我整整帶了六年的便當,進入職場三十年,午餐的方式也是帶便當,身為便當族的我,有將近四十年的資歷,我深感幸福與得意。

其實,四年級或五年級的世代,對帶便當絕對不陌生,當時學校沒有營養午餐,也不時興外買,大夥兒安安分分地帶自家生產的便當,無論你便當的內容是前一天晚餐的「剩菜」,或當天早上母親特別製作的,到了學校,從書包裡把便當拿出來,集中放在長型鐵盒子裡,由兩個值日生負責抬到蒸飯間,這些都是非常熟悉的回憶。

全校同學都要蒸便當,蒸飯間裡的蒸飯籠一字排開、聲勢壯觀,多少家長對孩子的關懷與愛心,透過蒸飯籠,讓冰冷的便當熱呼呼地傳遞到孩子手中;尤其在寒冬裡,能嘗到熱氣騰騰的便當,更是感覺蒸便當的必要與可貴。

每當愈接近中午,同學們因飢腸轆轆顯得更毛躁,好不容易盼到下課鐘聲一響,值日生在全班同學的翹首企盼下,飛奔到熱氣氤氳的蒸飯間,這時候的蒸飯間,繚繞縷縷白煙,恍如人間仙境,可不是嗎?對於莘莘學子而言,還有什麼比填飽肚子更重要的呢?幾乎可說,看到蒸飯間就如同目睹幸福。

年少時,曾見證蒸便當的全盛時期;長大後,進入校園服務,外訂開始流行,蒸便當的榮景稍顯黯淡;待營養午餐走進校園,蒸飯間已形同虛設,甚至挪移他用,以我學校而言,僅剩一個孤獨的蒸飯箱,裡面甚至只有我個人的便當。

我仍然喜歡帶便當、蒸便當,其中有我對青春歲月的緬懷,更有對家常菜的永恆愛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