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夢陽
最近時常想起三國裡的經典片段與計謀。在諸葛亮死前,早就預知魏延會謀反,因為早年他在長沙故主韓玄處便謀反一次,殺了韓玄投靠劉備,雖頗有才能,但有極大的野心與犯過的前科,使諸葛亮不得不提防,才有遺計殺魏延的橋段。
電視劇裡,用兩個方式詮釋這個橋段。
較舊的版本是忠於原著,諸葛亮首先安排了馬岱擔任執行者,讓他取得魏延信任,並留下錦囊給楊儀。諸葛亮死後的消息一傳出,魏延果然謀反,燒毀棧道並上奏天子說其他人謀反,藉此取得三軍統帥的職位,不料先被王平阻攔,後轉往漢中時,楊儀、姜維等人已在等候。一陣叫罵之後,楊儀打開諸葛亮的錦囊,說若魏延敢喊三聲「誰敢殺我」,便把漢中與兵符給他;魏延無疑,大喊三聲,喊到第三聲時,在一旁的馬岱手起刀落,將魏延砍下馬去,這才化解諸葛亮死後的一大危機,順利回歸四川,整頓再起。
新三國的版本,一樣是魏延先破壞了諸葛亮祈求上天保命的橋段,諸葛亮先探知魏延心意,也知他日後必將謀反,只是他手上的精銳部隊要設法回歸。死前,諸葛亮也請馬岱到帳前,先用其兄馬超等與曹操不共戴天之仇為引,讓他務必幫忙誅殺魏延,後成反魏大業,馬岱也答應了。正當三軍戴孝哀悼之餘,魏延率領武將衝入大帳,接著奪走兵符,正當楊儀、姜維等人氣憤之餘,魏延命馬岱誅殺反賊,殊不料,馬岱拔劍往魏延頸部砍去,手起刀落,完成諸葛亮的遺命。
魏延之死,也正呼應了諸葛亮當初的觀察,甚至是持續觀察這個人,但諸葛亮在世時魏延或許還忌憚三分,諸葛亮死後,他貳心的本性便嶄露無遺。諸葛亮一面交代國家大事的重任給眾人,一面把兵法傳授給姜維,最後,或許要殺雞儆猴,讓蜀軍不會在他死後分崩離析,甚至投靠他處,才有此計吧;總之,深透人心,相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