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學術研討】溥心畬兩家書揭密東瀛行 文/張禮豪圖/溥心畬學術研討會提供 |2017.08.10 語音朗讀 51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溥心畬山水。圖/溥心畬學術研討會提供溥心畬對聯。圖/溥心畬學術研討會提供溥心畬山水及書法。圖/溥心畬學術研討會提供 文/張禮豪圖/溥心畬學術研討會提供 「民國,乃敵國也。」是政治文化轉型下清遺民一個相當特殊的註腳,在易朝換代之後,從最基本的生計到政治選擇乃至於自我認同的再建立,無時無刻都充滿抉擇的困難。若將這句話放在出身滿清貴冑出身、一生不用民國紀年的溥儒身上,無疑存在更多令人玩味之處。 一九四九年,有別於他的堂兄弟溥伒(一八九三~一九六六)、溥僩(一九○一~一九六六)等人選擇留在大陸,溥儒則於同年十月間,偕同繼室李墨雲、毓岐、章宗堯等一行數人,從上海偷渡至舟山群島,在舟山待了半個月後搭乘軍機抵台定居。雖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對身分特殊的心畬先生百般攏絡,邀請他出任「國策顧問」、「考試委員」等閒職,但溥儒堅決不事二朝,以表明自己「貧困無以為計,於身則貧,於義則安,亦堪自慰,弟只求免餓寒,完成晚節」的心志。後來,心畬先生才終於接受師範學院校長劉真的聘請,到藝術系任教,並以鬻畫自給。 然而,戰後的台灣經濟尚未復甦,一般民眾多無餘力購買藝術品,使得心畬先生曾先後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蓮等地開過幾次畫展,成績卻不如想像。或許正是如此,讓他必須想方設法,積極拓展台灣以外的市場。而在戰前曾經造訪過,與在地諸多藝文名流詩酒酬唱的東瀛,就成為其深切懷抱希望的所在。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一日,溥心畬先生與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樺、考古學家董作賓三人,接受韓國震壇學會邀請,赴韓講學,心畬先生不但受到韓國朝野上下的隆重歡迎,更獲頒漢城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在韓國講學兩周後,轉赴日本。朱、董二人先行返台,心畬先生則在東瀛盤桓了一年有餘,直到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才返台。而今所發現的兩封寫給李墨雲夫人、長達兩千多字的家書,就是在此期間所書。透過這些文字,我們當能一窺彼時滯留於東瀛的心畬先生對於國內諸多謠言的真實想法,甚至推翻此前一些替心畬先生為文作傳者的揣測跟說法。 第一封家書時間可以推測大約是在七月間完成,包括所賣畫款金額、收日本女大學生伊藤啟子,命名文瑾,在日一切生活日常多由此女打點,乃至於對蔣介石恐他不回台灣,使外交部以師範大學授課而不照准護照延期一事深感不悅等,心畬先生都相當詳盡地記錄下來。其中,王家誠先生在《溥心畬傳》提及,心畬先生經好友李猷的介紹,曾暫住航運鉅子董浩雲在東京的「中國航運公司招待所」,然而不久後又離開的真正原因,並非如書中所推測,說是台灣當局見他滯留日本過久,又擔憂他可能伺機回北京的策略運用,實乃該處為公司宿舍,因香港來人甚多,房屋住滿,只好自行尋覓旅館。另外,心畬先生原先預定八月前後就打算返台,豈料卻招致諸多謠言中傷。再加上藝壇知交張大千為了舉行畫展、出版畫冊,彼時也在東京暫住。兩相權衡之下反而讓心畬先生想在東瀛多待,享受一點難得的自由生活。 第二封家書信末提及心畬先生已經租好房子,並且「東京近日又要下雪……梅花也快開了」,故可以合理推測當是寫於一九五五年歲末到一九五六年春之間,內容主要針對章宗堯的來信提出解釋,同時期待李墨雲來日與他會合,夫妻一同在東京住下。從字裡行間似乎不難嗅出心畬先生對於章、李二人之間往來情事早有所聞,信中其中一句:「章先生此次遷居,朋友避嫌舉動合理,我甚欽佩。」實在已經是他在顧全眾人顏面之餘的心聲吐露。 這一年兩個月的時間,竟成為心畬先生生平最後一次訪日,此後再無重來機會。而透過這兩封書寫流暢、情感真摯的家書,當可再補充心畬先生滯日期間的生活片段與思想轉折,在欣賞心畬先生的書法造詣之際,更具備了高度的文獻參考價值。 前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釋迦牟尼佛舍利(4-3) 下一篇文章 【島嶼拼圖】台灣銀行濫觴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