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龍潭訊】桃園縣龍潭鄉各界人士昨天在三級古蹟聖蹟亭前廣場,循古禮祭祀文昌帝君四七一一歲聖誕,本周六、日將舉辦聖蹟亭一百三十二年文化系列活動,提醒國人愛護文字崇祀古蹟,推廣習字崇文的讀書風氣。
桃園縣文化資產守護中心負責人曾年有、專案研究員鄭志宏等多人,昨天全程錄影、拍照,並記錄所有祭祀過程。曾年有說,龍潭鄉祭祀文昌帝君活動,已成龍潭鄉的地方文化特色,建議明年可邀請國中小學生觀禮,推動習字崇文的實質教育功能。
龍潭鄉各界人士為慶祝文昌帝君倉頡先師誕辰,昨天循古禮祭祀請神,在北管樂聲禮儀下,從龍潭鄉龍元宮迎接文昌帝君神像到聖亭路聖蹟亭前廣場,場面莊嚴隆重,縣議員閻中傑、鄉民代表邱家泉、副主席徐玉樹多名代表、村長和地方人士列席觀禮。
主祭者龍潭鄉長葉發海、禮儀承展協會長徐傳道等人,穿著傳統禮服,依循古禮獻三牲等祭典儀式,紀念造字聖人倉頡先師,尊崇傳統儒家文化,推廣習字崇文的讀書風氣。
龍潭鄉長葉發海說,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龍潭聖蹟亭建於清光緒年間至今已一百三十二年歷史,本周六登場的聖蹟亭文化系列活動,包括看古蹟與講古、聖蹟亭的建築特色、賞析六書之美與文字拓碑DIY等活動。
全台至今還有二十一座聖蹟亭,龍潭聖蹟亭是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文字崇祀古蹟,一般惜字亭只是一座爐而已,而龍潭聖蹟亭卻由一組完整的聖人形對稱空間布局,以中軸線為貫穿三進庭園的朝聖之路,充分表現出「小中見大,空靈莊嚴」的中國庭園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