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睡眠問題已成為國人普遍的困擾,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成大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小兒腸胃科主任楊燿榮,昨日共同發布「上班族睡眠品質&生活作息與腸胃問題影響調查」,發現近八成五的上班族因為睡眠品質不佳,而導致腸胃問題,如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祕、腸躁症及痔瘡等。
楊燿榮表示,此次針對全台一千多位二十至五十九歲上班族所做調查,發現有近八成五的上班族睡眠品質不佳,並反映諸多腸胃不適現象。主要因為當人體在作息混亂,腸道菌相也會跟著「無所適從」,進而破壞了腸道的菌相平衡,就像代替睡眠不足的宿主,用健康「腸」還睡眠債。
楊燿榮分析,依受訪者睡眠與腸胃狀況,可分為四族群,第一類「短睡即醒型」,每天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其腸躁症風險,較睡飽者高出一點五倍。
第二類「不定時睡型」,入睡時間不固定,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風險,較正常者高出一成四。
第三類「清夢易擾型」,胃食道逆流較正常族群,高出三成三,出現病症者則高出一點五倍。
第四類「翻來覆去型」,跟容易入睡者比較,有便祕症狀比率高出兩成左右,堪稱最容易受便祕所苦族群。
楊燿榮強調,成人每天應睡足八小時,理想生物時鐘為「晚上十時睡到清晨六時」,晚睡與早起時間,應儘量控制在彈性一小時內,太晚睡跟太早醒,都可能影響身體健康。門診發現,有便祕、腸躁症、消化不良等腸道不適症狀者,多有熬夜、睡不夠等習慣,建議可搭配喝優酪乳、多吃蔬果補救,改變腸道菌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