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宣布,首次在人類胚胎上安全的修補一種會導致心臟缺陷的基因突變,為日後對抗各種遺傳疾病邁進一大步。
依據法新社報導,研究由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科學家日後可藉此剔除嬰兒的家族遺傳基因,並能把經過修正的健康基因遺傳給後代。但此技術也引發「訂製」指定特癥後代的道德爭議,如指定髮色、體型,甚至智力。
團隊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報告,利用帶有心臟缺陷基因突變男子的精子,以及健康婦女捐贈的卵子,同時把CRISPR—Cas9編輯工具與精子同時注入卵子。在實驗室製造出的五十八個胚胎中,健康比率超過七成二;而在自然環境下遺傳缺陷基因的機率為五成。這項研究在實驗室製造和編輯的胚胎只允許存活幾天,最多分裂成八個細胞即銷毀。
CRISPR是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由麻省理工學院發展出,讓科學家能夠精確的加入、除去和修正一個細胞裡面的基因。
研究團隊準備對其他遺傳疾病進行類似研究,並相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可能把成功機率提高到九成甚至百分之一百。目前避免遺傳疾病的唯一方法是在實驗室完成為卵子授精,分析胚胎後,剔除有缺陷基因的胚胎。
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幹細胞生物學家喬治.達利說;「消息令人興奮,這項研究顯現基因編輯的價值,但一切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