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都更案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敗訴定讞,都更同意戶自救會昨天在工地現場舉行記者會表示,司法已死。圖/鄭超文
【本報台北訊】永春都更案慘「腰斬」,不同意戶彭家、王家提出行政訴訟,質疑當初行政瑕疵,最高行政法院判北市府敗訴定讞,全案事業、權利變換計畫須撤銷,建照隨之無效,整個都更案停擺。副市長林欽榮表示,最慢今天發函中央,確定重啟「始點」後加速審議,「推動都更在台北勢在必行,不會因個案有任何退卻」。
林欽榮表示,對於法院判決結果,他深感無奈、遺憾,針對法院提出癥結點,最慢今天函詢中央釋示,他也會親自致電聯繫,當確定都更案重起「始點」後,將組成專案小組、重新審議,並比照「168快軌」精神處理,至少在八個月內完成審議。
據台北市都更處資料,永春都更案擁有超過九成九的同意戶,重建區段內合計有一百一十四戶,只有一戶不同意的情況下,同意戶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一二。
林欽榮強調「永春都更是個案,也是令人遺憾被判決的個案」,推動都更在台北勢在必行,沒有要因為一個個案而有任何退卻;並呼籲立法院,針對「都市更新條例」應大幅修改,到底要確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還是確保百分之一的人?
對於都更案是否立即停工,昨天北市府已請三大技師公會現勘,評估立即停工是否有公安疑慮。此外,昨天數十名同意戶前往工地、淚灑現場,痛批法院判決不可思議,更質疑「北市府怎一點肩膀都沒有,就是玩政治罷了」。
永春都更自救會長劉德玢痛批,不同意戶王姓住戶要求十二點九億,北市府協商紀錄都有,前面開口要錢,現在又用行政訴訟卡都更案,到底居心何在?這社會還有道理?還有公理?
對此,王姓住戶受訪時回應,十二點九億是他當初計算建商可獲利的一個項目,他沒有開口要過,顯然建商要同意戶抹黑他。不過,一名都更處官員說,當時專案小組審查,王姓住戶以該數字,作為更新後可獲得的權利價值。
未來是否出現「永春效應」?都更處指出,永春都更案符合「都更條例二十五條之一」,目前以該條例、向北市府提出申請的都更案,共二十五件,有五件已經審核通過,但每個都更案狀況不同,目前不會覺得此次法院判決,會影響該條款的都更申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