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的歌】一曲歌未央(下) 文與圖/曹郁美 |2017.07.24 語音朗讀 34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舒駿展示價值五千美元的黑膠絕版唱片。圖╱記者邱麗月 年輕與中年時期的黃舒駿 圖/曹郁美 年輕與中年時期的黃舒駿 圖/曹郁美 文/曹郁美 〈未央歌〉 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藺燕梅 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童孝賢 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尋找一種永遠 作詞、作曲、演唱/黃舒駿 你十五歲、剛考完高中聯考的那年暑假在做什麼?睡覺、玩樂、看電視電影?黃舒駿已廢寢忘食地讀完磚頭厚的《未央歌》了,花了三天的時間。是什麼力量吸引了這個半大不大的孩子如此勇猛、如此與眾不同? 進了台中一中第一天,班導就對他們說,希望他們高中三年能像《未央歌》裡的情境一樣,感到幸福與溫暖,這位新鮮人著實嚇一跳,心想「怎麼這麼巧啊?我剛讀完咧」,證明了這本書是當時文青的最愛似乎不假。在緊湊的高中生涯中,黃舒駿的許多同學也讀完這本書,於是有了角色扮演的構想。 由於該校是男校,他們還商議去外校「借」女生呢(這些大男孩真瘋狂),想把它拍成電影!他們可能握拳、可能指天發誓。總之,他們內心矢志。 後來黃舒駿考進了台大大氣科學系,原來的同學也各奔東西,就在大三那年,「歌林」唱片找上他。當時「歌林」擁有玉女紅星林慧萍、金瑞瑤等人,比較欠缺創作型藝人,黃舒駿的出現恰好填補空缺。一九八八年他的首張專輯《馬不停蹄的憂傷》出版了,十首歌全是他的自創曲,其中〈未央歌〉尤其走紅。 鹿橋的名作《未央歌》陪伴了黃舒駿的青春與成長,本就是他的最愛。然而厚厚巨著如何簡約為一首歌詞,並譜成曲呢?他苦思許久,忽然靈光乍現就從結尾大余與伍寶笙的墜入情網寫起吧,於是第一句就寫成了:「當大余吻上寶笙的唇邊,我總算了了一樁心願……」誰知多年後黃舒駿才知道鹿橋不滿意此曲,老先生認為本書寫的是校園友情,結果你的歌詞怎麼寫成了愛情呢?舒駿也很無奈,因為濃縮的文字最難寫。 打從創作曲〈未央歌〉出版、傳唱開始,黃舒駿就想與他心儀的偶像鹿橋見面,但怎麼樣就是聯絡不上。就在他成名後第九年,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台灣作家樸月寫了一封信給黃舒駿,自稱是鹿橋的姪女,「鹿橋先生要我傳話給你……不要害怕跟他聯絡」,還留了鹿橋在美國的電話、地址。當時黃舒駿甚為激動,沒多久就飛至美國鹿橋的家中,前輩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以為你會揹著吉他來見我呢。」那天爺兒倆相談甚歡,我相信黃舒駿的心情一如他的歌詞:「我總算了了一樁心願」。 數年後他們再度見面,談起改拍影視劇的想法,這不是台中一中那群小伙子的心願嗎?然而鹿橋就是不答應。他認為《未央歌》裡的情境是不能拍成電影的,那會變得庸俗。後來黃舒駿把公視熱播的《人間四月天》影集寄過去請前輩參考,不寄還好,鹿橋看了更是反對。就這樣,這件事破了局,鹿橋過世之後家屬更不敢答應。所以若你想了解它,就讀文字吧,那才是原汁原味。 那麼聽黃舒駿的歌呢?是否能理解書中內容梗概?當然不,它並非濃縮全書內容,反而是舒駿成長期的投影、那一代青年心情的映照。因此我認為黃舒駿的歌詞寫得不錯,該曲全文如下: 「當大余吻上寶笙的唇邊,我總算了了一樁心願,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個祕密,是否就是藺燕梅?在未央歌的催眠聲中,多少人為他魂縈夢牽;在寂寞苦悶的十七歲,經營一點小小的甜美。我的朋友我的同學,在不同時候留下同樣的眼淚;心中想著朋友和書中人物間,究竟是誰比較像誰?那朵校園中的玫瑰,是否可能種在我眼前?在平凡無奇的人世間,給我一點溫柔和喜悅……」 接著副歌不斷地重複:「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藺燕梅,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童孝賢。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尋找一種永遠。」我們彷彿都化身為童、藺、余、伍等人,在宇宙中反覆尋找、體會人生況味。一曲聽罷仍留有餘韻,甜美而微醺;多麼動人、難忘的《未央歌》。 黃舒駿曾說創作這首歌是受了一位英國女歌手的啟發,他沒指明是誰,但筆者可以確認是凱特.布希(Kate Bush)於一九七八年推出的一首歌:〈Wuthering Height〉,此二字即英語文學經典名著《咆哮山莊》之書名。凱特以她那空靈又略帶神經質的歌聲、詩意的歌詞,向原作者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e)致敬,成了黃舒駿創作〈未央歌〉的靈感來源。 文學作品撞擊音樂人的心靈屢見不鮮,早在一九七四年搖滾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就以〈一九八四〉一曲向前輩作家、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的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致敬;電台司令(Radiohead)於一九九三年唱的〈Banana Co〉,乃向拉丁美洲魔幻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百年孤寂》致敬;在台灣,黃舒駿也以〈未央歌〉向鹿橋致敬,是多麼美好之事。 鹿橋已於二○○二年辭世,黃舒駿赴大陸發展也多年,寶島已久不聞《未央歌》。謝謝他們兩位,以小說、音樂帶給我們溫暖與甜美!別忘了這是一首未央之歌,我們要繼續唱、唱、唱…… 前一篇文章 【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22) 羅大佑吹起黑色旋風 下一篇文章 【清卿薄意】 釣月 薄意方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我的青春我的歌】 從劉藍溪到道融法師【華嚴小百科24】「華嚴三聖」與「阿含三聖」【華嚴小百科 23】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