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高鹽高蛋白 害你吃飽愛睏

 |2017.07.19
559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很多民眾午餐後總是昏昏欲睡,一般認為是飯後血糖升高造成,然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不是只有高糖分食物或是過飽狀態會誘發餐後嗜睡,蛋白質及高鹽食物也可能是造成餐後嗜睡的原因之一。專家建議,上班族如要避免午餐後愛睏的狀況,盡量選擇「輕食」、「慢食」、高纖、低鹽的食物,才不會老是在餐後呵欠連連。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指出,精緻甜點、白飯、含糖飲料等高升糖指數食物,攝取後容易造成血糖暴衝,讓人眼皮沈重;除血糖升高令人感到安定、想睡之外,還因為吃下食物之後,胃部被撐大加上消化食物的需求,副交感神經即被迅速啟動,也使得人們想睡覺。

不過,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果蠅攝取蛋白質及高鹽食物後,逐漸產生嗜睡狀態約半小時,醒來後再開始活動,這和人類飯後昏昏欲睡的情況非常相似,不是只有高糖分食物或是過飽狀態會誘發餐後嗜睡。粘曉菁表示,人類攝取食物的複雜度、睡眠習慣影響因子多異於果蠅,但果蠅研究反映在人體身上的餐後嗜睡,卻可提供改善症狀的參考。

午餐怎麼吃?高纖低鹽糖

粘曉菁進一步解釋,蛋白質中所含的其中一種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會進入腦部轉換成血清素及褪黑激素,因此,食用富含色胺酸食物,例如黃豆、芝麻、香蕉、牛、羊、豬、鱈魚、鮭魚等,較易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人體受到胰島素及高鹽飲食刺激時,細胞膜上的鈉鉀通道過度活化產生低血鉀,也容易出現嗜睡、無力及疲倦感。

除了選擇高纖蔬果、低鹽、低升糖食物之外,「慢食」也是避免瞌睡蟲上身的方法,粘曉菁建議,吃午餐前先緩慢吃些流質食物,例如先喝湯,就不會讓血糖瞬間上升、胃瞬間撐大而刺激副交感神經,細嚼慢嚥,不要暴飲暴食,都可以降低下午想睡覺的狀況。

避免餐後想睡,可以推廣「輕食」,開業醫師游能俊說,國人午餐多以飯麵為主食,而不少歐美人士一顆蘋果、一份沙拉當作午餐。國人可以試著減少澱粉類、多攝取蔬菜,肉類則避免油膩;若想來份蔬果餐,須以「蔬菜」為主,水果適量即可,因為水果糖分較高。

有些人為了避免下午開會打盹,而會在午餐時喝咖啡,游能俊說,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咖啡的耐受度也不一樣,通常早上喝咖啡,到了下午就會代謝掉,但是中午過後喝咖啡,可能會影響晚上睡眠,造成隔日精神不濟,反而造成惡性循環。

下午都想睡?恐疾病徵兆

若受到食物影響而想睡覺,通常不會持續太久,約莫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左右,午餐後想睡的狀況就會緩解消失,粘曉菁表示,倘若一整個下午都昏昏欲睡,甚至有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是健康警訊,例如血糖代謝問題、呼吸中止症、甲狀腺機能過低等。游能俊也說,通常肥胖、肝功能異常、高血糖,都會讓人有持續的疲倦感,而不只是餐後想睡而已,如有長期疲勞的狀況需要就醫檢查。

這樣吃,午餐後不愛睏

1.多攝取高纖、低升糖指數食物,

減少血糖暴衝

2.降低用餐速度,減少暴飲暴食

3.減少色胺酸食物攝取

4.低鹽健康飲食,避免引發低血鉀

5.不在嗜睡的中午一點左右進食

資料來源/粘曉菁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