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連日高溫造成熱傷害頻傳,不少人防晒、降溫,卻忽略補充水分,甚至為了不要跑廁所減少喝水。高雄榮總重症加護內科主任黃偉春說,五月中旬至六月底,中風患者比前幾個月增加一成左右,大多是本就有慢性病史的老人家,因天氣炎熱,水分流失太快、血液濃稠,導致中風;他提醒,即使是身體健康的青壯年,若水量攝取不足,一樣容易造成血栓,也會有中風風險。
一名五十六歲民眾分享中風經歷,表示自己愛運動,沒有高血壓、心臟病或糖尿病,四年前「某天早上去運動完,下午就中風了」,醒來已躺在加護病房,病因是「高血脂、血液濃稠」。他後來經醫師諮詢,才得知身體水分補充不足,也會造成中風。他呼籲大家要隨時補充水分,感覺口渴就表示身體缺水,對於有人擔心多喝水會跑廁所,他回應「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
黃偉春表示,心、腎功能患者為避免喝太多水造成負擔,可請醫師評估個人應攝取的水量;一般民眾每天應攝取一千五百至二千毫升水分;戶外工作運動及大量流汗者,更應喝到二千五百至三千五百毫升,飲水內要加入適量鹽巴,才能讓血管「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