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消費有機產品 發展有機農業

 |2007.05.12
394觀看次
字級

由本報主辦的二OO七年台北國際素食與有機產品博覽會正在台北世貿二館舉行,從廠商與消費者反應之熱烈,可以看出因消費者對於環境與健康的重視,已逐漸轉變了生產方向與市場需求。有機一詞雖為大家所注意,但對提倡有機農業、生產有機產品的理由,則尚少有人能正確了解。

自工業革命以後,人口迅速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糧食;而傳統的農耕方式,生產的糧食不足所需。開始採用新的農業經營方式與生產技術,德國化學家Justus von Liebig以化學方法研發出能提高作物產量的化學肥料,為農業生產開啟新紀元。今日農產品質量的增加,來自化學肥料之施用者占百分之六十,來自化學藥物阻隔病蟲害者占百分之二十五,因而化學物質開始大量施用於農場。

迄至上世紀二十年代生態學家與農業專家發現,集約栽培引入的化學物質,對人類的身心健康,對生態環境的本質,都產生負面影響,乃提出警告,呼籲停止使用。一九二四年德國農業專家首先倡導有機栽培法;一九三年代歐洲科學家提倡利用「有機腐植質」取代化學肥料;同時日本的農業專家則推動自然農法。至一九四年代,便出現了「有機農業」一詞加以概括。

所謂有機農業,係指由動植物有機腐植質,無機物和微生物的互動,形成的生命循環過程,使土壤中充滿生命,助長動植物的生機,形成生生不息,生命互賴的有機農業生態系統。一九八七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確定有機農業是實現永續農業唯一的途徑。

這裡所指的有機,並非單指含碳化合物,同時也代表一種與生命相關的意涵。其主要精神乃在其不會破壞或減損自然資源,與自然相互尊重,謹守土地倫理,維持自然環境的能力。其最終目的在使農場依賴本身所產生的再生資源,和對生態、生物過程與互動管理達到最佳狀態。

消費者消費有機產品,有多方面的益處:

在人身健康方面:少遭到有毒的農藥和化學肥料的傷害;尤其對兒童更為重要,因兒童的毒素承受力只有成人的五分之一;對在農場操作的農人,更具有保護的效果。所以消費有機產品,能避免人身遭到化學藥物的侵害,使健康得到保障。也因而減少了勞動力損失,延長了經濟活動壽命;間接的減少了因有毒農藥所致的疾病,節省醫療費用。

在環境資源方面:可以避免土壤因使用化肥與農藥造成的污染,不致於由而變得貧瘠、長保土地的永續生產力。可以保護水質,免遭污染的水質,才不會使水中含有毒素,才能有充分的淡水供應;同時流入河川、海洋的農業廢水,又會傷害到水生動植物,間接保護了水生動植物。

在社會經濟方面:有機農場的經營以人力為主要生產工具,不放棄任何狹小的土地資源,可以避免荒廢土地;可以讓小型農場因精緻耕作而有生存的空間;不致於如大規模農場的作物種類與生產的季節性循環齊一化,減小了產品市場的多樣性,發揮保護小農的效果。又由於有機產品的味道好,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價格好,小農的所得提高,改善農村生活,促進經濟繁榮與社會福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