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銀髮族的糖友不宜過度節食,恐引發肌少症,多注意飲食均衡,攝取蔬果五穀根莖類。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七十六歲陳伯伯,約十年前確診罹患糖尿病,當時因無明顯症狀,加上對糖尿病認識不完善,並未積極治療,不知不覺間出現牙齦萎縮、刷牙出血,甚至牙齒鬆動、掉牙等現象。而為「減重」,力行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等飲食建議,每天只「吃粥」搭配無任何調味的「燙青菜」做飲食控制,吃到最後,下肢無力、四肢麻木刺痛,血糖仍控制不佳。醫師提醒,減重不慎恐致「肌少症」,可能增加跌倒、失能風險,熟齡糖友不可不慎。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據統計,全台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三百一十萬人,其中近二成、約六十二萬人罹患糖尿病,占糖尿病患總人數三成以上。研究發現,「肌少症」常發生在熟齡族群身上,除因年紀大、肌肉量減低外,也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密不可分。將近一成五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有肌少症問題。提醒糖友千萬別為了控糖、減重,刻意吃清淡過頭,引來肌少症上身。
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指出,常見糖尿病患為控制體重,使用不正確方式節食,不但達不到控制體重目的,更加劇肌肉流失。由於肌肉與血糖調控、蛋白質儲存等新陳代謝作用息息相關,她建議日常飲食一定要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以全穀根莖類為主食,攝取足量蛋白質建造肌肉,並補充鈣質強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