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 手電筒

圖與文/宋玉澄 |2017.07.06
1820觀看次
字級
上世紀六○年代,台灣的基礎建設尚待興建,電力除未普及外,還經常斷電,更不要說颱風來的日子;蠟燭成了家戶中必備的家用品。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上世紀六○年代,台灣的基礎建設尚待興建,電力除未普及外,還經常斷電,更不要說颱風來的日子;蠟燭成了家戶中必備的家用品。

可是蠟燭滴油、怕風,又攜帶不便,各地常有因燭火不慎造成的火災,於是手電筒就成了當年時髦又便利的照明工具。印象裡,電筒中央略凸起的長條推柄,是開關;開關上方圓形的凸球,可以調整光的強弱遠近;孩子們拿在手中就像是神奇玩具,照到哪就亮到哪。

記得相聲大師吳兆南先生把手電筒納入了相聲橋斷,大意是說兩位喝醉酒的友人,為了證明自己清醒正常,甲就開了電筒對乙說,如果你沒醉,就順著這光爬上去。乙回說,別以為我真喝醉了,我清楚的知道等我爬到一半,你突然把電筒關了,我不就摔了下來。

聽這相聲的笑聲,彷彿仍在空中繚繞;然這樣的手電筒,竟已絕跡的如古董一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