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堂內,一定有間小小如亭的神祕小屋,有時是三間連棟,有時是兩間比鄰,每個空間都僅供落坐;在我的印象裡,那個小屋叫「告解室」。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天主教堂內,一定有間小小如亭的神祕小屋,有時是三間連棟,有時是兩間比鄰,每個空間都僅供落坐;在我的印象裡,那個小屋叫「告解室」。
那是在民國五○年代的時候,在某些特殊的時空環境下,常跑到教堂內遊玩;於是自然地受洗、入教,作禮拜、唱聖歌,一度還做到「輔祭」──在望彌撒的時候,穿著聖袍,高高地站在聖壇上,跟隨在神父左右,拿這端那……果然有種莊嚴神聖的味道。
不知是不是做輔祭的必要條件──必要「辦告解」。總之,我進到了那間小小的告解室,室內封閉又昏暗,正不知下一步要做什麼時;突然發現,臉前居然有張可以抽動上下的小窗,「ㄔ拉」一聲,傳出一個話語:「你有什麼罪?」
我心中一驚,那不是極為孰悉的神父聲音。可是,我有什麼罪呢?小小的年紀,只好拚命地想,沒有聽父母、老師的話、功課沒寫……大概就是不好,就是罪吧。「那就罰念十遍天主經……天主會赦免你的罪。」神父的聲音又透過窗戶傳來。
長大後,與天主愈走愈遠,終至陌生;但卻沒有忘記幼年時曾有過一段奇異的經驗。
事實上,天主教的告解聖事,含著五個步驟:省察、痛悔、定改、告明及補贖;而佛門亦極重視懺悔,其懺字是「懺摩」的簡稱,意譯為容忍、寬恕;悔字,亦從梵文翻譯而來,有陳說罪狀的意思;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的妙用。
不同的宗教,不宜比較高下優劣,只應包容諒解;如素為國人敬仰的星雲大師「把中國的佛教傳遍全世界,他不是取經,是傳經,傳遍五大洲;現在世界五大洲都有佛光山的道場,甚至還有大學。他是現代的玄奘,甚至比玄奘的影響還要大。」說這話的正是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
我曾一遍遍的看著兩位宗教領袖相知相惜的對談,想像著佛陀與天主彼此尊重又溫馨的會面,就覺得那就是「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