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蘇東坡的「牆」與歌德的愛情詩

黃玉峰 |2007.05.11
524觀看次
字級

蘇東坡晚年被貶到嶺南,據說有一天出去散步,聽到隔牆傳來歡聲笑語,原來是幾個少女在盪鞦韆,這位大詞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踮起腳尖偷窺,激起了陣陣漣漪。回來後寫了著名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闕妙不可言的詞句,早已嵌入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靈魂之中。

無獨有偶。七百年後,歌德也經歷了一場內心的情感與理智的博鬥。一場大病後,他突然奇蹟般地恢復了久違的青春,這位七十四歲的老翁瘋狂地愛上了常陪他散步的東家之女,十九歲的妙齡少女翁爾麗克。但遭到女孩母親很有禮貌的拒絕。

一八二三年九月五日,歌德乘馬車毅然離開女孩所在的城市。一路上,在那瘋狂的情緒下,他用詩記下了自己的「內心日記」,這首詩後來成了他晚年最偉大的作品,他說:「這是上帝讓我傾訴煩惱」。

一百年後,茨威格評論道,那不僅是「激情達到最高峰的產物」,更是「高尚的自我克制」的結晶體。「是他枝繁葉茂、簌簌作響的生命之樹上最鮮麗的一片葉子。」

在寫完這首愛情長詩〈詩麗恩巴德悲歌〉後,老歌德告別愛的激情帶來的痛苦,進入了心境平和、勤奮寫作的暮年,完成寫了五十八年的巨著《浮士德》。歌德活到八十四歲,然後安詳地離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