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二日是國際護士節,眾白衣天使們齊聚一堂,近年來,護士節最熱門的話題,卻是哀嘆護理人員流失嚴重。台灣每年培育出來的畢業生約一萬人,超過市場需求的三千到五千人;臨床上,卻找不到,也留不住護理人員,有些醫院裡的護士小姐竟是領時薪的打工族。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呂月榮指出,護理人員短缺各國皆有,台灣的情況卻很特殊,健保實施後,醫療機構紛紛以緊縮護理人力,來因應經營成本,致使護理工作環境更是惡質化。醫院不斷緊縮人力,降低薪資福利,優秀的護理人員被網羅到海外職業,國內的環境根本留不住優秀的人才。
病患可能很難想像,有些醫院裡的護士小姐竟是打工族,醫院內,約聘顧護士大約占二到四成。「很多醫院招募護士,用時薪一百多元來算,三節獎金、年終獎金也不一定有,更不要提年休假。即使是大學畢業,擁有護理師執照,卻擺脫不了時薪護士的命運。」
呂月榮強調,國外已有很多文獻證明,人力配置不足是造成醫療疏失,影響病人安全的主因,國內護理人力配置向來落後先進國家許多。美國為因應人口老化,護理人力嚴重短缺,正積極以高薪及綠卡來台招攬護理人員,國內護理人員之照護品質受國際肯定,是台灣之光。
然而,台灣卻仍不斷的緊縮人力,降低薪資福利,護送護理人員到海外執業,台灣護理工作的勞動條件若是留不住優秀的護理人員,對國人的健康及住院病人安全將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