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生能源的機會在屋頂,而不是大型電場計畫。
圖路透
編譯任中原
中國再生能源的機會在屋頂,而不是大型電場計畫。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明特(Adam Minter)指出,在中國廣大的農村,經常看到一排排的低層公寓,屋頂上裝著餐桌大小的太陽能熱水器。估計全中國約有3000萬個家庭依賴這套設備取得熱水,而由3000家業者每年約賣出100萬套設備。既沒有政府補貼,也不會破壞生態,卻讓中國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熱水器之都。農村地區其實早從20年前就開始裝設,原因是購置及使用成本都低。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各界都在大談中國將取得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領導地位。原因很簡單:中國領導人面臨解決嚴重汙染的壓力,而且擁有資源來落實大型的清潔能源計畫;例如中國已在湖面上推出全世界最大浮動式太陽能板陣列。
但中國若當真要領導全世界推廣再生能源,不僅需大處著眼,也應從小處著手。真正的機會在於推動創新的綠能科技,尤其是在家家戶戶的屋頂上。
儘管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再生能源生產國,但各種大型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設施,現在也面臨諸多嚴峻的問題。這些大型計畫多在偏遠地區,加上電力傳輸設施不足,因此估計約17%的風電及20%的太陽能電力都被浪費掉,這些電力足以供北京市一年之需。
中國不可能把風電及太陽能開發計畫搬移到大城市附近,因為城市附近已找不到大面積的用地,而且地價飆漲,土地都用來蓋公寓。但再生能源仍有發展的機會。根據最新資料,截至2014年底止,中國的屋頂太陽能電力產能只占總產能的17%;反觀德國,則超過70%。
此一差距預料很快就會縮小。據彭博資訊估計,2017年中國將裝設70-80億瓦的屋頂太陽能設施,與2016年底之前的累積裝設能量相當。
在其他國家,這項計畫似乎野心太大,但在中國卻並非遙不可及。例如中國國家能源局正在規畫一項農村地區屋頂太陽能計畫,以協助200萬窮人脫貧。農村民眾將以合作的方式,成為地區電力小站的股東,將剩餘的電力賣給國家電網。要使計畫能夠運作,還須增建基礎設施,使偏鄉地區的多餘電力能連上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