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 筆枕

圖與文/宋玉澄 |2017.06.29
2393觀看次
字級
筆枕,我喜歡用這個辭。寫字累了,畫畫倦了,或靈感不順、枯竭,或另有他務,主人擱下手持的筆,休憩、另辦他事;那筆也暫時得到喘息,可以大方的找個枕頭,舒適的躺下;那個枕著毛筆頭下的東西,就叫做「筆枕」,意到神似,洽當至極。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筆枕,我喜歡用這個辭。寫字累了,畫畫倦了,或靈感不順、枯竭,或另有他務,主人擱下手持的筆,休憩、另辦他事;那筆也暫時得到喘息,可以大方的找個枕頭,舒適的躺下;那個枕著毛筆頭下的東西,就叫做「筆枕」,意到神似,洽當至極。

有人也稱之「筆床」,把書桌、畫桌當作睡覺的地方,雖給人一種不雅的感覺,卻也真實無誤;還有人呼之「筆擱」,就是把筆暫時擱放一下,清楚卻俗白;也有人看著筆枕如山,望形生意地呼之為「筆山」,也是人之常情。

但古人多習稱「筆架」,就讓今人有些迷惑了,把筆架起托高,言簡意賅;只是如今有種也稱筆架的文具,呈框字型,把一枝枝的筆,頭下腳上的倒掛著,有陳列、易見的意思與功能,與「筆枕」應是不同的物件。

筆枕的名與號甚多,主要是避免潤溼的毛筆汙損他物,應是文房四寶後的第五寶;為尊重古人、傳統,還是以筆架稱之。

筆架,具體出現的年代已不可考。宋無名氏作《致虛雜俎》中,記晉朝書法家王羲之(三○三~三六一)有「巧石筆架,名扈班」句,算來已有一千六百餘年,應是最早的記載。

至唐代時,筆架已普及盛行,為文人案頭的必備之物;如杜甫的「筆架沾窗雨,書簽映隙曛」,羅隱的「珊瑚筆架真珠履,曾和陳王幾首詩」等文,在詩詞中常見此物,並點出材質,有巧石、珊瑚之屬,其他如瓷、木、紫砂、銅、鐵、玉、象牙、水晶、鹿角,幾乎無所不有,其中最實用的還是以瓷、銅、鐵,最為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八一年浙江諸暨發現一座南宋墓,出土了一件罕見的石雕筆架。石質細膩潤滑、色黑,高5.9公分、長26.8公分,雕成二十座起伏的山巒,中部山峰突起,兩側逶迤疊嶂,是件難得的精品;更顯見了其主人生前,必是位書畫大家,擁筆眾多,否則何需用到二十座的筆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