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跟髖部骨折的發生率相關?根據長庚醫院去年一整年髖部骨折統計,每年的五、六月梅雨季節,因嚴重髖部骨折而住院的人數占全年比率最高,醫師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人容易因肌肉無力、反應遲鈍而跌跤,一旦陰雨綿綿,就容易跌倒,發生髖部骨折。
根據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聯合發表的「髖部骨折危險調查」,七成受訪醫師從臨床經驗發現,氣候對髖部骨折發生率有明顯影響,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主任陳文哲指出,對照去年長庚醫院髖部骨折人數,五、六月因髖部骨折住院的人是一年中最高的,每天至少一位因髖部骨折住院。
這份調查也發現,維生素D攝取不足、缺乏運動、無定期骨密度檢測、家族骨鬆病史是骨質疏鬆症的四大危險因子,其中又以缺乏維生素D為最。
陳文哲也提到,髖部骨折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即時就醫才能將死亡率降到最低,但是許多老人對髖部骨折警覺性低,臨床上還有患者長達半年後就醫才發現,已發生骨折。
一名五十歲婦人有骨鬆卻不自知,梅雨季在戶外滑倒,原以為無大礙,就醫後發現已有嚴重左側髖部骨折,後來連右側髖骨也發生骨折,嚴重影響生活行動力。醫師說,發生過髖部骨折的人,再次發生髖部骨折的風險增六倍。
梅雨季節即將來到,醫師提出「三從四得」保骨對策,三從是遵從保密防跌(定期檢測骨密度、預防跌倒)、遵從立即就醫、遵從醫囑用藥 ;四得是取得足夠維生素D、曉得家族骨密度病史、捨得戒掉不良飲食作息,記得注意天候變化,當心梅雨季節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