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最自由 最受信任 關鍵在政府 也在媒體

執筆人:馮建三 |2017.06.20
235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馮建三本世紀以來,無論是陳水扁、馬英九或蔡英文主政,不管是根據紐約的「自由之家」,或是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我們的新聞自由排序都很前面。最近幾年,相比於日本遭聯合國專員非議、南韓封鎖英國網站,台灣的媒體自由更是可以稱冠亞洲。

但是,我們的媒體自由,特別是電視,並沒有帶給國人們饗宴,表現在「台灣社會信任調查……記者吊車尾」這則報導。雖然引述這個說法讓人不忍。

為什麼吊車尾?跨國比較可以提供線索。

瑞典、挪威、芬蘭與丹麥等國從一九九四年至今,新聞自由的排名也是歐美第一,如同台灣雄霸亞洲;與此同時,「歐洲廣電聯盟」上個月發布的調查顯示,它所調查的二十八個國家,收音機、電視機、報紙與網路所得到的社會信任度,同樣也以北歐國家最高,若以電視為例,它們的得分平均是六十五,遠高於德國的四十二,以及二十八國平均的二十五。

台灣與北歐的傳媒都很自由,但內涵與表現並不相同,造成差異的原因應該很多,先說一個:政府是不是關心媒體,有沒有提出傳播政策。

北歐四國的傳播政策粲然,從平面到電子與網路媒體,他們的政府都有想法與作法,包括近年來領先各國,提出符合數位匯流年代所需要的財政措施,充實其公共服務媒體(PSM)的荷包,從而讓PSM繼續是媒體市場的領頭羊,維持了整體傳媒的平均表現。

我們很不同。一九六七至七三年,教育部文化局曾經積極立法,對傳播政策很有想像。但它的存在僅有六年,其後,接收文化局業務的新聞局,與其說它負責傳播政策,不如說是以國內外宣傳為更重要的職掌,二○一二年成立的文化部還在復甦,沒有讓人感受到它對媒體文化的關注。

一年多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就任,未久就宣布要有大公共廣電集團,偏偏不肯提出公視法,即便該草案早就完成多時,僅需微調。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同樣讓人納悶,既稱歷史大河劇、也說大公廣,曾任文建會主委、也是公視董事數年,卻未將壓箱多載的版本,潤飾後迅速送進文化部。

新聞媒體肩負眾多執掌,監督政府提出好的政策並予以落實,是媒體服務民主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

但是,我們的媒體對於傳播政策的監督,質量不足。最近的例子是,行政院會上周修正了「客家基本法」、本周五(二十三日)「講客廣播電台」將有開播活動。然而似乎僅有U報顯著報導並評論這則新聞。U報值得肯定,但「為德不卒」。U報擔心,即便客家台「未來擬與公視整合」,但「我國公廣集團獨立性飽受質疑;多一個納入……多一個被質疑」;U報又指控「政治綠手伸向媒體。」

永遠質疑政治力與媒體的不正當關係,雖然合理、也是盡責媒體理當保有的認知,但卻不足,也流於消極,特別是在台灣傳媒的自由度領先亞洲,但傳媒表現疲憊的當下。

合適與積極的認知是,媒體收入依靠市場與廣告愈多、依賴志願購買或捐贈愈多,媒體失靈的範圍愈大;政府必需介入傳媒市場,但無法保證成功,敦促有效傳播政策的制訂,減少公權力失靈,必須是媒體自己的職責。U報不妨鼓勵與敦促文化部與公視亡羊補牢,既然改善台灣影音環境,從而豐潤整體文化的進度已經落後,那麼,後出的相關法規,應該轉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