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至二○○三年,是國人與外籍或大陸配偶結婚的高峰期,之後跨國聯姻逐年減少,導致新住民二代出生人數大幅下滑。據內政部調查,十二年來,「新二代」出生人數暴跌超過五成。
包含大陸、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新住民人數已突破五十萬人,其中大多為婚姻移入的配偶。二○○五年後,國人與東南亞等居民婚配情形轉少,反映至新住民子女人數減少。
內政部二○○四年初次統計,當年出生的外籍及大陸配偶生育的「新二代」共有二萬八千七百一十七人;二○○八年,新二代出生人數跌破二萬人;去年,新二代出生人數僅剩一萬二千六百六十二人,短短十二年間跌幅超過五成。
出身柬埔寨的國民黨籍新住民立委林麗蟬指出,台灣社會有大量新住民移入的高峰期大約是二○○一年開始;據內政部統計,二○○一年約有一萬七千名東南亞女性嫁來台灣,相較之下,去年僅約六千位,減少近三分之二,對於母親為東南亞籍的嬰兒人數下降有關鍵性影響,而且,陸籍配偶減少的程度也差不多。
為何新住民移入台灣人數大幅減少?林麗蟬表示,現實面影響很大,人都會嚮往更好的生活環境,近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一直在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去年更只剩下百分之一左右;越南、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能一直維持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甚至更高的經濟成長率,經濟環境改變、兩國差距縮小,都是新住民移入台灣人數大幅減少的原因。
林麗蟬說,人們的觀念在改變,不諱言,生養後代的需求是以前有大量新住民嫁來台灣的重要因素,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了,不婚主義、晚婚、少子化情況增加;但經濟環境不佳仍是最大主因,而且是台灣社會整體問題,新住民移入人數減少只反映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