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邦友
從小喜歡數學的我,長大後不單成為這個科目的老師,對數字運算的熱愛,更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偏執。
我尤愛在購物時,使出渾身解數,想著要以最省錢的方式買到最多的商品。像為了滿一百五十元可獲得十元折價券的早餐,我總會買剛剛好一百六十元,這樣用先前的折價券折去十元後,又可再以最低價得到下一張折價券,往往早餐的內容反而不是重點了;或者是連續一個月每天購物超過五百元,只為了一個根本用不到的馬克杯,或是少到不能再少的紅利點數。為此時常捨本逐末地買了過多東西,甚至放到壞掉。
這般的購物過程,對我而言猶如考試卷上一道函數難題,反覆推敲之餘得出最佳解的瞬間,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解題成就感;但對老婆而言卻是災難一場,因為我們家到處堆滿了「買愈多愈划算」,不知要用到何年何月的面紙、洗衣精等生活用品。
因此每次到大賣場前,她總要再三叮囑買要用的就好,可是當我看到「大減價」或「滿千送百」之類的優惠活動時,滿腦子就浮現:再多買幾包,就可以省下多少錢……不自覺地再次陷入精打細算的泥淖裡無法自拔。
別人有酒癮、煙癮,我有貪小便宜的購物癮,講了也沒用,身懷道高一尺的數學精算能力,卻遠遠敵不過魔高一丈的商人促銷心理學,只能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