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兵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漢兵。八旗兵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的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順治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遇有戰事,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夠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是國家正式的軍隊。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制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