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的存在由來已久,三百年來,土地公幾乎是全台灣人都認同敬愛的神衹;不管任何信仰,也不管大人小孩,更不論都市鄉間,沒有人不知道土地公的。
土地公就是民間最親切的神衹---福德正神,全省各地,只要有河洛人和客家人的聚落,就會有土地廟。每年的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生日,稱為「頭牙」,一般人尤其是生意人,特別重視這一天,一定會準備祭品祭拜,甚至有「頭牙無作尾牙空」的說法;而「尾牙」則是每年的十二月十六日。一年到頭,除了頭牙、尾牙是祭拜的重要日子之外,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都要拜拜,稱為「做牙」。
不只是生意人特別喜歡拜土地公,一般民家也習慣拜土地公,還有人乾脆將土地神請到家裡面祀奉,除了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也祈求風調雨順、穀物順熟,不管高山大海,每個角落都有福德正神廟,因此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俗諺,也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中的重要性。
土地公被視為鎮守土地之神,在台灣的諸多信仰體系中,雖然神格位階不高,卻受到最多人的信服,也受到最多的祭祀,可說是享盡了人間煙火。
關於土地公的由來,傳說很多,更不乏神跡顯靈的例子,最早甚至追溯到堯帝、商周時代,直到宋朝,土地公的形象已經是如今的模樣了。當然,台灣的土地公雖然是先民渡海來台時,所移傳過來的信仰,然而經過幾百年的變遷發展,已經逐漸本土化,和台灣的風土民情緊密結合,成了道地的台灣信仰了。
被暱稱為「伯公阿」的土地公,如今已有更多的面貌呈現,除了和社區更緊密的結合,舉辦不同的公益活動,許多地方更成立了慈善組織,有計畫的運用香火錢,回饋社會造福鄉里,用另一種方式「保佑」信眾。
慈眉善目、廣受喜愛的土地公也順應潮流走出田間,跟著現代化的腳步展現神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