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在《鐵達尼號》中的場景。圖/路透
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上映滿二十周年,許多影迷仍對當年催人熱淚,流連戲院的過去念念不忘,美國戲院今年將重新上映《鐵達尼號》,網路也出現回憶熱潮。
【本報台北訊】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上映滿二十周年,許多影迷仍對當年催人熱淚,流連戲院的過去念念不忘,美國戲院今年將重新上映《鐵達尼號》,網路也出現回憶熱潮。而流行樂天后席琳狄翁(Celine Dion)在美國告示牌音樂獎頒獎典禮,演唱名曲〈My Heart Will Go On〉,向電影《鐵達尼號》上映二十周年致敬,男女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與凱特溫絲雷(Kate Winslet)的年輕影像投射在舞台,現場響起如雷掌聲,觀眾多次起立致敬。
鐵達尼號於一九九七年耶誕節檔期上映,首周就掀起全球狂潮,很多影迷流連不忘這部以世紀悲劇為背景的純愛故事,再度回歸戲院,許多人看了三、四次,有的戲院甚至全年上映無法下片。鐵達尼號當時超過兩億美元的天價製作費,如今在全球賣座超過二十億美元。
鐵達尼號製作群於一九九五年在墨西哥搭起巨型道具場景,動員上千名工作人員,重現一九一二年巨輪「鐵達尼號」在大西洋沉沒的世紀悲劇。好萊塢當時並不看好沉重歷史悲劇,配上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老梗劇情,不認為這會對觀眾有吸引力,尤其是電影拍到一半,已花費原定一億三千萬美元的預算。
當時力挺拍攝的前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總裁與二十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 )主席藍辛(Sherry Lansing)在回憶錄中指出,這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特別是女主角蘿絲的堅毅性格;藍辛來到拍攝現場,走進鐵達尼「船中」,猶如回到過去,她寫到,「製作群原版重現所有東西,特別是小道具,連桌上的盤子,都讓她開了眼界。」
事實上,導演卡麥隆(James Cameron)的心思不僅花在打造場景,水底探測拍攝也經長時間布局,《鐵達尼號》拍攝過程極不順利,卡麥隆急切的性格讓演員和劇組人員怨聲載道,連凱特溫絲雷也被嚇到,但在卡麥隆堅持下,《鐵達尼號》交出影史上亮麗的成績單,在一九九八年的奧斯卡獲得十四項破紀錄提名,並獲得十一個獎項。
主題曲背後小故事
根據《告示牌音樂雜誌》報導,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其實初期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單曲,當時席琳狄翁不想錄音,導演卡麥隆認為可有可無,凱特溫斯雷更是嗤之以鼻,不過隨著電影賣座全球,單曲隨即攻占全球排行榜冠軍,成為索尼音樂(Sony Music)當時的金雞母。
雖然歌曲經典,但〈My Heart Will Go On〉的作者電影配樂大師霍納(James Horner)卻在二○一五年因空難意外身亡,《鐵達尼號》曾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最佳原創歌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