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台灣優勢 盼蔡政府再出發

張漢平(高雄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 |2017.05.19
1217觀看次
字級

看到蔡英文總統執政周年的民調聲望,「好評低於四成、負評高於五成」的結果,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這個結果的另一層意涵,代表蔡英文政府施政方向,並不符人民的期待,施政作為未能帶動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此攸關國家未來的前景與發展,全民都會關注。

蔡總統聲望下滑的原因,近期府、院、黨和許多媒體、輿論都在探討,包括人事編組、政策制定、決策過程、政策論述等,都是檢討的重點,筆者從施政的面向加以說明。

一、施政本質:因強烈訴求意識形態治國使然,在兩岸關係方面,必須堅持沒有「九二共識」、「馬規蔡不隨」的立場,致犧牲了觀光產業,減少了外交空間,限縮了國際參與,讓地緣關係位居樞紐的台灣,變成政經環境邊陲的台灣,人民豈不反感。

二、施政心態:為了達到民進黨能長期執政的目標,必須利用完全執政良機徹底擊潰國民黨,因而編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清算、打擊國民黨。殊不知此舉已讓民眾警覺到,國家將再次陷入以往「一黨獨大(專政)」的恐慌,完全不符民主制度的發展軌跡,人民豈能支持。

三、施政手段:蔡總統上台前雖然高喊「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施政口號,但推動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計畫等重大施政項目時,行政院的顢頇和執政黨立委的蠻橫手段,不僅讓謙卑初衷化為烏有,反而造成朝野、勞資、世代對立,引發社會紛擾與不安,此況焉能帶動國家進步發展,民心豈不流失。

四、施政方向與重點:蔡總統之所以會當選,主因是人民普遍對馬政府施政成效不滿,在社會望治心切的氛圍下,蔡政府施政方向倡改革之名,卻破壞了內部團結;施政重點看似為勞工、為青年、為地方找出路,實則隱含種種政治綁樁意圖,自然阻礙重重,人民豈不失望。

縱然蔡總統滿意度明顯下滑,相信人民的期待依然存在,但願看到蔡政府找到施政病灶的治國良方,善用台灣的潛力與優勢,重新整裝出發,點亮台灣,贏得民心。

張漢平(高雄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