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就職周年之前,府內人事出現重大異動,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接任總統府祕書長,遺缺則由國安會首席諮商委員嚴德發接任,惟經過蔡執政一年後,中華民國內外情勢已與一年前迥然不同。在美中關係快速改善與兩岸關係急劇惡化下,蔡政府人事再怎麼調整,來年情勢恐怕都將更為艱困。
表面上,吳釗燮的「平調」是為了平息藍綠陣營對「業餘國安團隊」的不滿,但未來一年選舉掛帥,吳釗燮與地方政治人物與派系毫無淵源,恐怕新職只是為保留他個人面子的過渡安排。
在四月的川習會後,蔡政府的國安團隊,就應驚覺美中兩國關係已然出現重大變化。在四月北韓核武危機期間,他們更應對蔡英文據實以報,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非比尋常。
若是蔡的國安團隊未能認知到美中關係的重大變化,那是失職。而如果他們明明認知此一重大變化,卻仍建議蔡英文在路透專訪中鋌而走險,利用二度英川通話與採購F-35B垂直起降隱形戰機兩項建議,挑起美中矛盾,那是居心叵測。不論是那種情況,都會陷總統於不義,則「有這種國安團隊,又何需敵人」?
在五月初的媒體專訪中,蔡英文顯然再度聽信國安團隊的建議,不僅提出「三新」,呼籲兩岸在「新情勢」、「新問卷」與「新模式」共同負起改善兩岸關係的責任,並將台灣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責任歸屬,完全推給大陸。
由於蔡英文每次有關兩岸的發言,或是偶爾拋出橄欖枝之後,都無下文,更從未具體推動授權的高層溝通管道。大陸對她的任何談話,不再有任何懸念。
嚴德發曾任參謀總長,接任國安會祕書長的主要考量,應是他頗受美軍將領器重,且與美國軍方關係良好。他就任新職後,應有利於台美國安高層的交流與互動。惟「士大夫無私交」,私誼再好,也很難改變目前美中台的大格局。
在美中台關係上,我國的錯估形勢與輕舉妄動,已經鑄成大錯,在川普政府之下,想要扭乾轉坤固然不易。在兩岸關係上,不再挑起兩岸矛盾,誠心誠意建立授權的高層溝通管道,與對岸從頭建立互信。在國際上,揚棄挑起美中矛盾、漁翁得利的心態,並放棄「聯美日制中」的大戰略,也許來年仍有可為。
陳一新(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